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胜古迹 > 文化遗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才能“原汁原味”

时间:2010-09-09 10:32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陈瑜

    本报记者 陈瑜

    ■ 新闻缘起

    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

  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

  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规定,文化主管部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调查后,还应当开展以下工作:建立并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对通过调查发现的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立即采取抢救性保护、保存措施。

  草案规定了制定保护规划、对特定区域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对保护规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等多项具体制度。

  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社会各界群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截止日期为9月30日。

  ■ 将新闻进行到底

     8月27日,由武汉木雕船模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龙从发亲手雕刻的目前国内最大的手工雕刻“黄鹤龙船”在武汉完成雏形。CFP/供图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已经给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重大变化。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的第十七讲专题讲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以戏曲品种的变化数据侧面印证了这一观点。

  “1949年统计时为360种,1982年统计为317种,2004年再次统计时发现,大陆现存戏剧品种仅为260种左右,短短的60年间,损失了传统剧种134种,占戏剧品种总量的35%。”刘魁立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一些传统习俗发生改变,许多文化记忆渐趋淡化,一些依靠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

  此前的8月2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草案的现实迫切性也根源于上述现象,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冲击的“非遗”,亟须通过立法弥补法律法规缺位。

  ——— 现  状 ———

  快速消亡:传统舞蹈近三分之二失传

  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刘魁立说,有些文化艺术种类面临消亡的危险,一些掌握绝活的艺人年龄老化,年轻人受市场经济和当前就业观念的影响,不愿学习和继承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后继乏人。

  比如传统舞蹈,20年前进行舞蹈普查时列入山西、云南等19个省市《舞蹈集成》卷中的2211个舞蹈类遗产,目前仅保留下来1389个,而已经消失或已无传承活动者高达853项,短短的20多年间,消失的舞蹈类遗产占当时统计总量的近37%,而其中河北、山西两省已有近三分之二的传统舞蹈已经失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微、凋零、消亡速度之快,到了令人心惊的程度,现状十分堪忧。

  认识不足:民间艺术遭冷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过与精英文化同等的地位,有关史籍志书也较少记载。” 刘魁立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自生自灭,许多民族民间艺术属独门绝技,随着传承人的相继离世,人绝艺亡。

  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来,一些地方领导认识有偏差,常常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封建糟粕混为一谈,对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此外,由于当地政府在落实资金、建立保护工作机构等方面措施不力,致使一些地方资源普查、抢救、保护工作迟迟不能开展。

  资金匮乏:一半国家级项目没有中央财政支持

  政府财力有限,投入不足,是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面临的困难因素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整理、保存、保护,需要经费和现代化科技载体及手段。由于经费不足,为数不少的地方没有安排专项的保护经费,技术装备不足,一些濒临湮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有效记录、抢救,而已记录、整理完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和民间文艺作品不能出版,甚至一些已经记录和整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和实物面临损毁和再次流失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也缺乏相应的资金。

  截至2009年底,我国两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中,受中央财政补助的项目只有535项,占项目总数的52%,尚有近一半的国家级项目没有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

  ——— 建  议 ———

  不能为保护而保护

  分组审议中,不少代表委员表示,从草案内容看,这是一部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法律,应当在名称中突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目的。

  陈斯喜委员则认为,要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整理、创新、发展的关系。真正要保护好非物质文化,关键是要对它进行整理,因为里面有很多糟粕,还要创新、发展。仅仅为了保护而保护,最后只能成为“木乃伊”。

  达列力汗·马米汗委员也认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保存远远不够,还要进行保护、整理、研究、传承、展示、传播等等。

  全国人大代表王明雯表示,鉴于目前在非物质遗产保护方面“重申报、重利用、轻保护”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一些地方过度开发,没有达到保护的目的,反而起到了破坏的作用,应当对过度开发造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毁损情形承担责任加以规定,以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

  防止过度商业化倾向

  许多委员表示,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度商业性开发利用的现象,这些问题如何对待,值得研究。  

  “现在市场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凡是可以被市场利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决不会让它闲置。”马启智委员说,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商业、市场机制结合起来,频繁地演出以招揽游客增加收入。很多人担心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了样,都变成商业气息很浓的演出。

  李连宁委员对此也有同感:“现在在文化产业开发方面,不用鼓励,都会大做文章,甚至搞到连‘西门庆故里’都要打架。”他认为,对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传播上国家应该鼓励,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化开发方面,国家不应该鼓励,要防止过度商业化。

  倪岳峰委员说,草案第40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和产业化,这一提法值得进一步斟酌。他认为,有关的具体内容比较能够迎合部分地方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事经济开发的利益冲动,这与立法初衷有偏差,这样的制度设计无疑将加剧开发利用、产业化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此外,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文化产业,必然会涉及到有关民事权利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内容,但草案并没有对此做出规定,在实践中容易引起一系列问题。

  建立传承人退出机制

  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依托于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等为表现手段,以口传心授为延续方式,是一种“活态文化”。刘魁立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由人去延续,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绵延不绝的核心。长期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没有受到应有的社会承认,属于被遗忘和边缘化的群体。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队伍,人数很少,难以适应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求。

  关于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保护问题,郑荃委员认为,传承人要由专家组来审定。传承人不是一个物,而是一个人,在一段时间,他可能是这个艺术的代表人物,可以作为传承人具有代表性,如果这个人身体不好、年纪大了,他的学徒可以超过他,那么就会产生新的传承人。因此在传承人的问题上,必须要有一个退出机制,每过一段时间内要重新评价。

  金炳华委员则提出,法律草案还应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对专家评审小组和评审委员会认定的代表性传承人,要注意发挥他们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给他们创造一定条件,同时还要加强考核督查工作。

  ■ 延伸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亮点有哪些?

  明确规定非遗范畴

  草案规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及其语言载体,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草案明确,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尊重其形式和内涵。禁止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

  境外组织入境调查需报批

  为了防止境外组织或个人在我国境内任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草案规定,境外组织需批准方可与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究机构合作进行调查。

  建立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草案设专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了详尽规定。草案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分别建立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予以保护。相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形式和内涵在两个以上地区均保持完整的,可以同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

  县以上政府应支持非遗传承

  保护传承人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点。草案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门根据需要,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包括提供必要的传承场所,资助其开展授徒、传艺、交流等活动。

  学校应进行非遗教育

  草案明确,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纳入相关课程,因地制宜开展教育活动。草案规定,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站等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保护工作,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增强全社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意识。(科技日报)  中国规划网北京9月9日电
 

    原文链接:http://www.stdaily.com/kjrb/content/2010-09/09/content_227860.htm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