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市论剑 > 热点话题 >

“只见建筑不见城市”的城市缺失灵魂

时间:2011-08-25 16:56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陆志坚

  高成本换来低效益,城市建设只见建筑不见城市,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魅力像建筑垃圾一样被清理出城市。日前,建筑师、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张在元对我国目前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尖锐批评:忽视城市生存品质,忽视城市文化内涵和历史魅力,城市建设只见建筑不见城市。?
    其实,不仅仅是专家学者对时下的城市建设有此批评,就是普通百姓对此也有诟病。愈刮愈烈的城市“广场风”、“大学城风”、“会展中心热”、“标志性建筑热”,正一点一点地吞噬着城市居民休闲、娱乐场所,一点一点地污浊着城市的阳光和空气,承载着城市文明与发展的特色文化被无奈地挤进到了一些不起眼的角落,有些甚至干脆被高楼大厦取而代之。城市的这种畸形发展,与其说是一种亮丽,不如说是一种间接的破坏。
  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固然要看其“外在形象”,标志性建筑能为其增光添色。但更重要的评价指数却是城市的内在品质,也就是深圳市前不久推出的“城市文明指数”,诸如社会关爱、人文、安全、诚信、环境、廉洁等意识形态、道德范畴方面的软指数,这也正是城市居民引以自豪和追求的城市内涵。
  然不可否认,在城市建设中,一些决策者们为追求“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一味强调城市建筑“一百年不落后”,抛弃适用、经济等基本原则,追求“前所未有”的怪奇形式,将办公楼盖得像皇宫一样金碧辉煌流光溢彩,将电视发射大楼打造世界“第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能代表地方政府的光辉形象。其结果是“业主点菜、居民请客”。城市的面子有了,而内涵却空了,成了一座缺少生机与活力的“死城”。
  正如有关专家所说,我国城市的发展,虽仅用20多年的时间便走过了相当于西方国家400至500年的从酝酿到发展的城市历程,然以科学的方法来评价城市建设成果时,却发现了一个鲜明的反差:高成本换回了低效益,陷入了一个“巨型结构游戏”之中,“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浪费国”。
  显见,专家的担忧振聋发馈。城市建筑的“极具震撼性视觉效果”,除了带来虚无缥缈的政绩幻象外,对普通百姓来说毫无益处。何况,倘若城市“只见建筑,不见城市;只见高楼,不见内涵”,这种对历史的遗忘,对文化的摒弃,以及呈现出的单调而枯燥的繁华,往往只能给人一种“失忆”、浮躁和窒息的感觉,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城市是不同时代建筑风格的结合,是不同历史的见证和延续。它演绎了一串串精彩的故事,也积聚了一方特色文化、习俗及风土人情。因而,完全的城市,既需要外观上的美感,但更需要关注其内在品质上的提升。换言之,建筑只是城市的一种骨架,而居民的“幸福指数”、文化魅力才是城市文明、有序、公正、宜居发展的灵魂。中国规划网北京8月25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