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名胜古迹 > 文物保护 >

武汉4217亿为城市整容 新增6片历史风貌街区

时间:2012-07-18 11:06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邬红波

    2008年以来,一场“史上最大规模”城市建设席卷武汉,5000多个工地全城“开花”。仅2009年至去年,总投资就超过3500亿元。
眼下,这场城建大战役已然进入“收获期”。今后几年,是让武汉静下来,还是继续紧锣密鼓搞建设?昨日,武汉市政府原则通过了《全市“城建攻坚”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6年)》(以下简称《五年行动计划》),确定在未来5年,将继续大手笔投入4217亿元(不含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建设工程),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攻坚拼搏,实现交通通达能力和人居环境“两个走在全国前列”。
    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里,武汉平均每日投入城建资金高达2.3亿元。
    六大提升追赶北京上海
    “与大城市和中部中心城市的定位相比,武汉城建仍欠账许多。”武汉市建委主任王立昨介绍,武汉的基础设施与上海、广州相比,差距分别达10年、7年,大于经济差距。目前,武汉轨道交通通车里程仅为北京的1/12,上海的1/15,广州的1/8;主城区快速路的实现率还不到60%,远低于北京、上海。
    由此,《五年行动计划》确定,武汉将实施24项城建工程,实现城市建设的六大提升,分别是城市空间结构大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大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功能大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大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大提升、工程设计和建筑品质大提升。
    其中,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旨在建成“共和国立交桥”,实现真正的“九省通衢”。
    具体来说,武汉将建设全国性铁路路网中心,续建武汉至黄石、咸宁、孝感的城际铁路,争取武汉至西安客运专线;建设公路路网重要枢纽,新建四环线一期(吴家山至沌口)、四环线沌口长江公路大桥、四环线大桥至中州段、四环线青山长江公路大桥,续建天河机场第二通道;打造国家重要门户机场,建设天河机场三期工程、机场交通中心;并建成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5年后,武汉城市圈将形成完善的城际客运网络,武汉与主要中心城市之间基本实现客运专线相连,机场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3800万人次;港口货物吞吐能力突破1亿吨。
    “30分钟畅通工程”提速大武汉
    “路网革命”刷新了武汉速度,让城市变得更畅通。昨日,《五年行动计划》确定,武汉将继续“路网革命”,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功能。“上天入地”修路架桥凿隧道。未来5年,将续建江北快速路、改造提升姑嫂树路、雄楚大街、长丰大道,新建墨水湖北路、国博大道、宝丰一路等快速路,提高市民出行效率,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
    5年内,将建成鹦鹉洲长江大桥、沌口长江公路大桥、江汉六桥、汉江三官桥,改造完成月湖桥,建设杨泗港长江通道、三阳路长江隧道、青山长江公路大桥和江汉七桥,届时,武汉将有13座长江通道、9座过汉江通道。
    七条巨龙舞江城。今年起,主城区每年将分别开通一条地铁,到2016年轨道交通通车里程超过160公里。
    届时,武汉二环线内将实现“30分钟畅通工程”,路网平均运行车速接近30公里/小时,二环线以内车行时间平均控制在30分钟左右,主城至新城区车行时间不超过60分钟,主城区公交出行比例达到40%。
    碧水亲水工程呈现“东方水都”
    上周,一场暴雨又让江城陷入一片泽国,武汉“优于水而忧于水”的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改变,雨污水系统尚未健全,排水设施欠账多。
    同时,水生态环境严峻,常规监测的70个湖泊中,水质V类以下的有27个。湖泊保护迫在眉睫。
    为此,在5年行动计划中,武汉将实施“碧水亲水工程”,严格控制湖泊蓝线,锁定全市166个湖泊岸线;实施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工程,实现“一张干网全覆盖,两江水源得保护,三镇湖泊不纳污”;增强城市排水功能;实现垃圾全收集全处理工程。
    此外,还计划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举办“园博会”;建设880公里绿道;在江滩打造“两江四岸”百里生态长廊;八年建成张公堤森林公园等。
    届时,武汉将基本解决严重渍水问题,河流、湖泊水库三类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90%以上;城市“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的覆盖率将达到80%。
    新增6片历史风貌街区 留住老武汉风情
为拯救历史文化建筑,武汉市再次出台规划。昨日,该市政府通过了《武汉主城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增6片历史风貌街区,包括汉阳兵工厂等工业遗存。至此,武汉市历史文化与风貌街区已达到16片。
    此前,武汉已确定10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地段:江汉路及中山大道片、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昙华林片、首义片、农讲所片、洪山片、青山“红房子片”、珞珈山片。
    根据规划,“十二五”末,武汉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建设将初具规模,形成体系,“十三五”全面建成。
    新划定6片历史风貌街区
    该《规划》将那些达不到历史文化街区标准,却保存着重要历史和人文信息的区域,新划定为6片历史风貌街区:大智路片、六合路片、汉正街片、汉钢片、龟山北片、显正街片。
    其中,大智路片保存有保和里、保安里、德润里、云绣里等大量里分建筑,集中体现了武汉近代里分建筑风格,是里分文化的主要代表区域;六合路片位于京汉大道东侧原日租界范围内,保存有大量日租界时期建筑。
    而位于琴台大道以南的汉钢片,有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等建筑,是该市民族工业发展、近代产业文化具有重要代表性的空间载体,也是沿江工业地带“十里工业长廊”(汉阳龟山至赫山临江一带,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汉阳火药厂等大量工业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口沿江今年起更新改造
    今年起,武汉市将重点实施汉口沿江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整体更新改造,彰显大汉口历史文化底蕴,建设“国家历史文化街区”。
    据介绍,武汉将在保持历史文化风貌街区原有棋盘式道路格局的基础上,大规模推进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改造。
    今年起至2014年,重点保护更新改造青岛路片、“八七”会址片、一元路片;2015年至2016年,实施江汉路片、大智路片、六合路片风貌建设。
    首次提出保护工业遗产资源
    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规划》通过对全市历史文脉中工业文脉的提取,首次将近代洋务运动和解放初期工业发展的代表——汉阳兵工厂、汉阳钢铁厂、国棉一厂等纳入历史风貌街区范围并予以保护。
    同时,武汉还将打造四条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旅游线路,包括汉口沿江历史文化风貌街区红色文化旅游;武昌古城首义文化游;楚文化及宗教文化游;汉钢、龟山和青山“红房子”工业遗产旅游。
    记者手记:20多个规划为何保护不了“街头古董”
    早在1986年,武汉就被国务院定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历史可追溯到3500年前的商代盘龙城,历史悠久,古代遗迹和近代史迹众多。
    可伴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的进程,一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优秀历史建筑正在慢慢消失,“街头古董”在不断被侵蚀。
    事实上,武汉市一直很重视文物与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到目前为止,该市编制了20多项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规划和详细规划。
    从1984年起,武汉开始编制第一轮《武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经三次修编,终于在2006年完成编制,确定了5片历史文化街区和5片历史地段。在此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又编制了《汉口一元片区保护规划》、《青岛路片保护规划》、《武昌古城保护与复兴规划》、《青山红房子历史地段保护规划》等20多项子规划。
    为什么如此多的规划,仍让“街头古董”不断受伤?昨日的武汉市政府常务会上,有人直言,规划只是第一步,关键是下狠心落实,否则,规划恐怕只能停在纸上。
    武汉市长唐良智表示,规划出台后,必须制定年度计划表来实施,“不怕工程大,只要天天干”;学习外地经验,创新建筑功能置换、历史建筑腾退的机制。除了政府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社会和企业资金也都可以参与进来,一起保护我们城市的历史文明。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