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智能城市 > 基础设施 >

加快自贡大城市建设的对策研究

时间:2011-03-11 16:17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自贡自“八五”前期提出建设大城市以来,尤其是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组织和带领全市人民,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立足于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以坚持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经济调整为主线,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集中精力实施化纤、化工、旅游、科技教育和大城市建设五大工程,我市大城市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但要看到,自贡大城市建设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市建设局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自贡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区划狭窄
    自贡市幅员面积4373平方公里,相当于宜宾的33%、泸州的36%,致使合理的生产、生活布局无法展开:一是城市旧区疏解甚微,人口密度有增无减,2000年底,旧城中心的自流井区,不计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在9.3平方公里的行政辖区内,仅非农业人口就达20.17万人,人口毛密度高达2.17万人/平方公里,在1987年的1.58万人/平方公里的基础上,每平方公里净增5900人,较国家合理的人口毛密度标准高出1倍;二是城市中心区工业职能过重,环境问题严峻,限额以上企业产值,自流井、贡井、大安三区所占比例高达78.2%,在这3个区中的这些工业多为化工、盐业、轻工、建材等行业,其中,有相当比例的企业处于城市的上风、上游地区,形成刚性很强的结构型、布局型污染,环境问题不容乐观。
   (二)城市化水平较低
    按聚居人口计算,自贡市28.37%的城市化水平虽然略为高于26.7%的全省平均水平,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广东、江苏30%以上和东北三省40%以上的水平相比,差距就更大。小城镇建设水平较低,主要是密度过大、规模过小、结构单一,缺乏产业支撑,优惠政策大部分兑现难,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对广大农村吸纳与辐射作用。
    (三)城市规划滞后
    主要是城市形态布局与经济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城市个性特征不鲜明,基础工作还比较薄弱,“90总规”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城市定性基本准确,但城市产业布局有所改变,应利用我市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建立健全城乡市场体系,大力发展以旅游业、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明确自贡市在川南乃至全省的区域地位和区域价值;二是城市人口规模虽比较适当,但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缓慢,2000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仅为80.9平方米,距“90总规”确定的到2000年人均城市建设用地92平方米尚有较大差距,表明自1987年以来的城市开发建设仍是在较低的用地标准下进行;三是城市布局虽总体可行,但城市中心区提前南移,同时在功能分区方面应重点处理好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大化工、井矿盐、冶金、大化纤、机械等工业园区和化工科研园区的规划;四是名城保护虽成效明显,但喜中有忧。
   (四)产业支撑力度不强
    根据对全省各市(州)经济竞争力情况进行测算和排队,自贡市为39.6分,名列全省第12位,比第一名低52分。主要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轻重工业比例不协调(35.50:64.50),;轻工太轻,重工太重,基础差、传统性产业比重过大,高新技术产业太少;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上游产品居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名牌产品比例太小;三是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比重过大,优势企业偏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四是主要行业装备水平偏低,工业总量偏小。
   (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比较缓慢
    城市路网发育不全,营养不到位,“内畅”问题突出,缺水严重,功能配套不完善。按2000年统计,人均拥有道路面积7.78平方米,高于全省的7.23平方米,比全国9.09平方米少1.31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10.54升,低于全省的207.53升和全国的220.21升;人均居住面积8.79平方米,低于全省的10.24平方米和全国的10.25平方米;污水处理率23.21%,高于全省的15.94%,比全国的34.25%低11.08个百分点。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一是城市建设投融资尚未有效拓宽,政策减免太多,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负债已将近1亿元,人均拥有城市维护建设资金仅159.55元,远远低于全省728.87元的平均水平和全国949.26元的平均水平;二是虽然我市固定资产投资逐年增长,但体量小,且投资结构不合理,非生产性投资比例大,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例大,连续三年所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超过50%。
   (六)城市管理矛盾尖锐
    一是市、区、街“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管体制还未真正建立进来。多数城区没有城管专门机构,职能分散,很难保证日常工作运行。街道社区城管工作有名无实,管理不到位,无法适应大城市建设管理发展需要;二是管理作业运行机构不畅。管理维护相互交叉,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干不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又是教练员,错位现象严重;三是资金投入少,筹资渠道较单一,缺乏经营城市、盘活资产的理念,城维费入不敷出,主要维护费都用于养人上,维护作业只能维持现状,有的甚至退后,设施设备陈旧、简陋;四是城市管理法规不健全、不完善、滞后因素明显,客观上存在执法不严的问题,执法效率低。
   (七)社会保障收支矛盾突出
    2001年,全市征集养老保险基金23387万元,支付养老金及丧抚费35898万元;全年征收失业保险费2759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3538万元。随着大城市建设的进行,社会保障总额将不断增加,社会保障资金缺口将不断增大。
    二、加快我市大城市建设的对策
    “十五”期是我市大城市建设的加速时期。大城市建设既要重视量的扩张,更要重视质的提高,城市不在大,关键在于好。
   (一)高起点编制大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要起到对大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高起点规划,重点是围绕大城市建设的目标,高标准完成“90总规”调修:要从城市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城市空间市场化、城市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来规划自贡市社会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环境与空间战略,在此基础上,要从大城市发展的全局考虑,既要考虑城市总体布局,又要考虑城市周边布局;要体现我同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和独特功能,主要是合理布局优势产业工业园区,抓好商品流通专业市场规划;要适度超前,充分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功能配置,刺激和吸引投资,尤其是城市水资源和供排水系统、道路交通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城市防灾系统;要着眼于提高我市的文化品位,突出城市骨架空间、活动空间、象征空间的功能组合与形象塑造,以我市文化名城的历史脉络形成古盐都、现代城、生态未来城的空间形态。
    进一步健全城市规划的社会监督制约机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规划要公开透明,既要体现政府意图,又要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和群众呼声,防止滥用权力。同时,规划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任何人无权变更,确保城乡发展环境的稳定性和经济开发政策的连续性。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要立足发展特色经济,同《加快自贡大城市建设的思考》第三大项“大城市建设的对策“中的第二小节(二)实现新跨越。
   (三)加快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快我市大城市建设为新的契机,以全面提升城市档次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核心,紧紧围绕我市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和建成“结构合理的工业城市、独具特色的旅游名城、现代功能的消费城市、山水园林的生态城市”的目标,以“路网、水网、电网、气网、信息网”“五网”建设为基础,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以“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数字化”“五化”为重点,大力整治城市环境,服务群众。
    道路交通工程:对外交通以公路交通为重点,以内宜高速公路为依托,建设外北环线和外南环线;城市道路,按照老城、现代城、未来城的空间形态布局和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的要求,开辟以东西向交通为主的内部交通大环线,打通南北向干道,形成“多层次自由式放射型路网结构”。近期建设景观大道、生态路、城市路网与北环路连接线、釜溪东路、釜溪西路、王家塘路、龙汇路、学苑路、南苑街、经七路、大同路、仁和路、汇兴路、青杠林路;改建滨江路、人民路、五星街、大高路、中华路;新建马吃水立交桥、洞口井立交桥、大同桥和一对山隧道;加固或改建十字口大桥等城区大桥;新建4座地下人行通道;修建6个停车场,总计泊位1000辆。
    给水工程:重点是做好境外引水工作,近期仍采用长葫水库水、重滩河面水和双溪水库水,总量可达6000万吨/年;改造城市供水管网518公里;扩建沿滩水厂及配套工程。中、远期城市生产、生活用水水源,除开发沿滩区境内“5库连通”工程、部分工业分质供水和污水自理回用外,开辟城市新的供水水源,建设跨流域外引水工程,新建元坝水厂,扩建南郊水厂。
    排水工程:在旧城区仍采用截流式合流制,在新城区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5万吨/日)和截污管道工程7.5公里,新建人民路、大高路及马槽塘下水道共5.5公里。
    能源工程:电力工程,配合城市建设发展和旧区改建,新建4-6座110KV变电站,近期重点是新建110KV新民变电站,扩建城网其它变电站,加强110KV及其以下供、配电网络建设和改造,实施户表工程。燃气工程,近期新建卫坪、马吃水、汇东南3座配气站和自流井、贡井、大安3城区CNG站4座,中远期新建大安、沿滩两座调压站和鸿鹤、大山铺、两河口3座配气站,新增CNG站4座。
    邮电通讯工程:电信传输以光缆为主,同时发展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发展以电信网、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为主的业务网,促进“三网融合”,建成高速、宽带、安全的多媒体数据网络。邮政建设,在城市各组团设邮政支局,各居民小区设邮政所,“185”服务志线和户箱普及率达到100%。
    环境工程:按“退二进三”的原则加快旧城工业布局调整步伐,抓好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进步为重点的城市工业污染防治,以污水自理为主的城市水环境治理,以燃料结构调整为主的大气环境治理,分期扩建、新建市、县垃圾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近期扩建莲花垃圾处理厂(400吨/日),新建垃圾中转站3座,垃圾库15座,新改建水冲式公厕20座,完成城区背街小巷综合整治。
    生态建设:围绕建设“山水园林的生态城市”,利用我市山河相依、城乡一体、自然起伏的丘陵特色,以田园乡野为背景,城周山林为基调,市区大面积公共绿地为主体,河流、街道绿化为纽带,街区、庭园绿化为补充,主题公园、市民广场、街头绿地、滨河游园、居住小区中心绿地为点缀,加快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扩大山水城市造园空间,为市民和游客营造良好的旅游休闲度假场所和环城绿色环境。近期新建恐龙王国公园、燊海井盐史公园、大安寨植物园、南湖公园,续建西山公园、沿滩公园、彩灯公园、龙凤山公园等7座原有公园。
    名城保护:以千年盐都文化名城的历史脉络为主线,实施风貌保护和实体保护。风貌保护,市区以“三条河、六个公园、九条景观线”为风貌保护重点,富顺县城区以“一江、一湖、两山”为风保护重点,荣县城区以“两水、三山”为风貌保护重点。实体保护,就是保护我市列入《中国文物地图册》具有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又保存尚好的古镇、古街和文物点,近期保护修建仙市古镇、汇柴口、大山铺、贡井老街、河街,修复炎帝宫、川主庙,建设盐都之门及未来广场。
   (四)高水平管理大城市
    进一步健全城市的长效管理机制。城市管理要形成一个长期的、经常化的、专业化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系,近几年联合执法,落实责任,并将城市管理纳入社区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重心下移,常抓不懈。
    坚持以“净化”为重点,大力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坚持日常保洁和重点整治相结合,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强市容环境综合管理,重点整治建设工地不文明施工和油烟污染、噪声扰民、占道经营、交通阻塞等问题,堵住污染源,净化环境;严格实行城市绿线管理制度,加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以田园乡野为背景,城周山林为基调,市区大面积公共绿地为主体,河流、街道绿化为纽带,街区、庭园绿化为补充,主题公园、市民广场、街头绿地、滨河游园、居住小区中心绿地为点缀,扩大自贡市山水城市的造园空间,到2005年建成省级园林城市;继续抓好路灯、建筑物、景点、水面立体亮化且布局合理、独具文化特色的城市光彩工程建设,按照“以路灯亮化为基础,高层亮化为点缀,广告亮化为衬托,主要进出口、广场亮化为精品,雕塑、树木亮化为特色”的思路,展示南国灯城风采。
   (五)高效益运营城市资产
    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观念,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收”(规费收取)、“引”(招商引资)、“换”(资产置换)、“争”(争取国家和省的建设资金补助)上下功夫,拓宽投融资渠道,保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要坚持以“四个一批”(长远规划一批、近期计划一批、前期准备一批、当期开工一批)抓好项目的储备,以好的项目争取国家和省的建设资金补助;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市场手段,坚持“以路带房、以房养路”,扩大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金对城市进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要推进国有市政公用事业单位的改革,打破垄断经营,吸引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市政和公用设施的经营,采取招投标的方式将日常的设施维护与作业性经营推向市场,政府主要掌握管网设施的管理权与服务的监督权;要加大城市维护费的收取力度,把各方面的城市维护资金收起来用于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维护费的使用管理。
   (六)面向中低收入居民,适度扩大住房建设
    一是面向中低收入居民,尽快出台《自贡市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管理办法》,实现低收入家庭住房供应、安置、补助的规范化管理。二是要建立健全全市房地产法规体系和管理体系,制定出台《自贡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自贡市房地产租赁市场管理办法》、《自贡市房地产中介服务管理办法》等,理顺房管部门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房地产交易市场中的关系。三是加大住房货币化补贴政策试点、试行力度,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认真研究机构改革、企业改制给公积金管理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公积金归集萎缩,进一步加大职工个人住房抵押借款发放,提高居民的购买力。四是组织好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完善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并存的多元化住房供应格局,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有效扩大住房消费,努力减少商品房积压,杜绝“烂尾楼”出现,“十五”期间,每年新开发住宅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五是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依法查处房地产交易中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是整治一房多售、质量低劣、“短斤少两”、虚假广告等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七)完善大城市建设的配套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一是要因地制宜制定大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的原则,进行区域空间布局,促进城市规划区域更大范围的土地利用和经济发展;二是要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兼顾好“利用”与“开发”的关系,加大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有效增加耕地,尽量减少非农建设占地,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三是要运用市场手段配置土地资源,加强国有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全面实施政府对土地的“五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出让),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价值,对经营性用地和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供应一律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方式供应;四是根据大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调整用地结构,对高科技、工业生产和具有经济增长点的项目用地,通过地价优惠政策予以支持,增加土地供应量,确保项目用地,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采取总量控制、严格规范管理等措施予以限制,发挥土地配置在城市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建立适应大城市建设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基金支撑能力,建立稳定的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险基金的来源渠道,完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良性循环;健全以社区管理服务为主的多种形式的社会保险管理服务网络,实现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实现离退休人员与企业相分离的目标;形成比较完善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体系,将劳动保障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提高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劳动和社会保险法制意识;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关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居民供养为基础、社会服务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标准有别、层次不同、布局合理、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城乡联合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根据大城市建设、经济增长、人口变化以及结构调整对就业工作带来的影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采取积极措施,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指导和帮助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城镇其他劳动者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凡在城区有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市常驻户口,随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可随迁。适当时候,在省公安厅的指导下,实行新的登记方法,取消原来户口登记中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分,改为家庭户与集体户两种类别。 中国规划网成都3月11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