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数字经济 > 数字产业 >

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六大要素(下)

时间:2019-11-16 15:38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黄燕芬 杨宜勇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城市治理也迈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求执政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不断强化依法治理、科学治理、多元治理、系统治理、绿色治理和可持续治理,让城市治理更美好,让人民生活更幸福。
    现代城市治理必须是系统治理
    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城市治理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工程。城市治理要树立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对事关城市建设、运行和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系统推进各方面工作。首先,要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制定规划。规划编制要接地气、汇民智,可邀请被规划企事业单位、建设方、管理方参与其中,还应该邀请市民共同参与。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增强规划科学性、指导性。只有汇民智,才能得民心。其次,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杜绝千篇一律、千城一面。第三,城市发展和治理要注重连续性。城市规划经过批准后要严格执行,一茬接一茬干下去,防止出现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的现象,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第四,城市发展不能无限地摊大饼,一定要抓住城市管理和服务这个重点,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最后,城市安全是城市治理必须坚守的底线,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住安全关、质量关,并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城市工作和城市发展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规划也是城市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城市治理,必须要不断提升规划水平,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促进“多规合一”,全面开展城市设计,完善新时期建筑方针,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进城市绿色发展,提高建筑标准和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做好建筑节能工作。要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以实施居住证制度为抓手推动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城市公共管理,全面提升市民素质。推进改革创新,为城市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现代城市治理必须是绿色治理
    人们常常将自己周围的环境当作一种免费的商品,任意地糟蹋而不知加以珍惜。这迟早是要遭受自然的报复的。首先,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其次,要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要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第三,要强化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第四,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要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绿地系统线、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历史文化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防止“摊大饼”式扩张,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第五,要坚持集约发展,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绿色治理既要向书本学习,更要向实践学习。北京通州行政副中心是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样板工程,值得别的城市在实施绿色治理时学习和借鉴。行政副中心贯彻“城在绿中”的要求,突出建设集中连片的大尺度森林景观、互联互通的绿色生态廊道和南北贯通的大规模湿地群,构建了科学合理的绿色生态空间结构布局。通州新区园林绿化总体布局为“一区、一城、三环、三网、四片、五镇、多园”。特别注重建设环城生态景观带,在规划城区和行政办公区周边建设宽度100米以上的森林景观带,实施增彩延绿。建设永顺公园、减河公园等6处高品质的生态休闲绿地林地。在规划城区外围永乐店、马驹桥、西集等地营造大片森林湿地,与平原百万亩造林林地连接,形成3处万亩以上的森林湿地。
    现代城市治理必须是可持续治理
    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收,非不获兽,明年无兽。城市治理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从长计议。城市发展需要依靠改革、科技、文化三轮驱动,增强城市持续发展能力。要推进规划、建设、管理、户籍等方面的改革,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要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确定管理范围、权力清单、责任主体。推进城镇化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要推进城市科技、文化等诸多领域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链,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谋一时者不足以谋一世。城市治理是千年大计,必须善谋善治。雄安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样板,值得其他城市在完善治理体系时不断学习和借鉴。以现代城市交通治理为例,雄安新区未来将实现以智能公共交通为主、无人驾驶私家车个性化出行为辅的出行方式,以此构成未来雄安新区的路网结构和空间分配模式,放弃以小汽车为主的交通出行方式。雄安新区还要建设21世纪地下管廊式的基础设施,把城市交通、水电气、城市灾害防护系统等都放到地下,包括高铁路线、车站,大部分市内交通也放到地下,把地面让与绿化和行人。
    总而言之,现代城市治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所谓科学者,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比如建设智慧城市,合作共治,运用大数据进行管理等等,使得城市避免陷入环境恶化陷阱、交通拥堵陷阱和房价高企陷阱。所谓艺术者,需要精益求精,永不懈怠,比如山水城市、蓝天白云、文化名城等等,以避免出现城市邻里间冷漠陷阱、新旧市民的隔膜陷阱以及官民间的不信任陷阱。马克思指出:“尊严是最能使人高尚,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更加崇高品质的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8页)新的时代给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中国在城市治理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城市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下,把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境界。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