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正谋划步入特大城市行列。在《中原经济区纵横谈》中,许昌市委书记李亚表示,将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在2015年市区人口达到100万人,步入特大城市行列。而漯河、信阳、焦作、平顶山等其他省辖市,在《中原经济区纵横谈》中,也根据各地特色,找准了发展“引擎”。 许昌▲▲向特大城市行列迈进 许昌市委书记李亚表示,许昌将把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作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切入点,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在2015年市区人口达到100万人,步入特大城市行列。 具体来说,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坚持带状城市、组团布局、向心发展、城乡统筹,打造“一中心、五组团”,加快构建中心市区、县(市)城区、重点镇、农村社区4个层次的现代城镇体系;要加快许昌新区建设,形成“主副两中心、四区加两翼”的空间布局,力争2015年新区建成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人口突破50万,致力形成“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创新创业示范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重要的电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优质花木生产交易基地;打造区域交通枢纽。 依托境内的高速铁路、城际轨道、异地航空、长途客运、长途巴士等多种运输方式,组建“零距离”综合区域换乘中心,形成辐射豫南、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成渝经济区的郑州南部综合交通枢纽。 漯河▲▲擎起食品工业大旗 漯河市委书记靳克文表示,河南农副产品极为丰富,食品产业是最具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应当把加快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到调整振兴上来,作为推进工业化的重中之重,大力扶持双汇、思念、三全等重点食品企业做大做强。 靳克文表示,漯河将致力于巩固食品工业的优势地位,同时,全方位丰富食品名城的内涵,建立健全食品研发、检测检疫、物流配送、原料保障等服务体系,形成食品主导产业突出、名品名企积聚、相关产业配套的发展格局,带动全省实现从“中国粮仓”到“国人厨房”和“世界餐桌”的跨越。 信阳▲▲将农村改革上升为国家战略 信阳是我省唯一的省辖市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 信阳市市长郭瑞民表示,将抓住构建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机遇,积极创新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等八大机制,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特色农业聚集区、村镇建设先行区、生态环境友好区、文化改革试验区和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努力将信阳建设成为中原绿色粮仓、中部地区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和全国城乡一体化典范,力争将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上升为国家战略。 此外,信阳还将强化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实现信阳由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由工业小市向工业大市跨越;同时,进一步增强信阳中心城区和固始、潢川副中心辐射带动能力,每个县城人口超过20万、建成一个主导产业超百亿的产业集聚区,把信阳建设成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支撑点。 焦作▲▲建设“两中心一基地” 构建中原经济区,与郑州是邻居的焦作也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焦作市市长孙立坤表示,焦作将主动融入,建设辐射晋东南、豫西北的区域性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基地。 未来,焦作要用区域经济的理念来谋划发展,增加对晋东南、豫西北的带动作用。焦作将建设焦作新区,要把它建成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示范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城乡统筹发展先行区和对外开放示范区。 平顶山▲▲推进“三大任务”勇于担当 平顶山市委书记赵顷霖表示,要按照中原经济区整体战略规划和工作要求,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懈怠,率先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子;统筹推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新农村“三大任务”,在中原经济区的构建中有更多更好的担当。中国规划网郑州4月16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