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4月8日,涪陵区召开李渡新区建设暨“百日攻坚”行动动员部署大会。 未来100天,新区内攀华集团150万吨彩钢板、浙江工业园公租房、涪陵火车站北站综合配套等56个项目,将开足马力,攻坚建设。 作为涪陵“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重庆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的重要阵地,李渡新区由此吹响了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的集结号。 “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建设高品质的李渡新区。”涪陵区委书记张鸣表示,到2015年,李渡新区将形成60平方公里城市骨架,集聚30-40万城市人口,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建成涪陵现代产业基地、山水园林宜居城区。 全速建设的“双百涪陵” “一天当作两天用,五年干成十年事”——进入涪陵境内,随处可见的这样一幅标语,透射出一股昂扬向上的精气神。 几个月来,这片土地一直沉浸在这样一种加速度、高效率的氛围中——“双百大城”建设,让涪陵激情涌动。 2010年12月21日,重庆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快涪陵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提出用10年时间,将涪陵建设成一个城市人口达100万,城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10%左右的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化大城市。同时为其明确了四大定位:全市重要经济增长极、全市重要工业基地、国家中心城市重要腹地、“一圈两翼”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支点。 掌渝东南门户的涪陵,其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庆战略”。由此,一轮波澜壮阔的建设大会战在涪陵铺陈开来。区级部门、乡镇街道、园区负责人纷纷立下“军令状”,确保通过“半年攻坚”,全面推进155个重点建设项目。李渡,正是在这样一个“黄金时代”,高调走向前台。作为涪陵“双百”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的主战场,重庆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的重要阵地,李渡新区承载着这其中的诸多重量级项目。李渡新区崛起,无疑将为涪陵“双百”任务的实现提供重要的现实支撑。 厚积薄发的“战略要地” 4月6日下午,涪陵区委302会议室。以李渡发展为主题词的区委常委会严肃异常。经过反复讨论,涪陵区委、区政府《关于全面加快李渡新区建设发展的意见》最终定稿。《意见》为李渡新区定下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李渡新区要构建起幅员面积60平方公里的城市发展骨架,聚集城区人口30—40万人;2020年,60平方公里现代化城市基本建成,城市人口达60万人。其中,涪陵工业园区2015年工业产值要达到1000亿元,2020年实现1500亿元,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区40——50%。李渡,距涪陵江南城区以西12公里,因诗仙李白在此渡江而得名。历史的积淀与现实的机遇,在此激荡出前所未有的引力和活力。 “涪陵要建设‘双百’大城市,突破口就在李渡新区。”涪陵区委书记张鸣表示,加快李渡新区的开发建设,既是充分发挥这里工业集聚优势的现实需要,更是遵循市上对涪陵的发展定位,提升涪陵城市发展水平、加快涪陵建设“双百”大城市的必然选择。事实上,着眼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近年来,涪陵区委、区政府一直将李渡新区的建设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成立于2007年的李渡新区包括涪陵工业园区和李渡新城区。几年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新城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李渡已具备一定工业基础和城市雏形,成为涪陵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增长区域。 呼之欲出的“千亿园区” 在《决定》赋予涪陵的八大任务中,打造江南万亿工业走廊核心区被置于首位。一个“核心”,为涪陵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而李渡新区,则是这“核心区”内的重要阵地。 3月28日,今年涪陵项目建设的“一号工程”——重庆烟草工业公司涪陵卷烟厂易地技术改造项目在李渡新区正式开工。按照规划,涪陵卷烟厂将整体迁建至李渡。该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以提高工艺水平、推进提质降害、增强竞争实力为目标,着力提升工艺装备技术、信息化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建设具有同类行业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工业园。 2013年3月建成投产后,涪陵卷烟厂可实现年产卷烟40万箱的成品烟草输出。事实上,被定位为涪陵现代产业基地的李渡新区,正在成为涪陵大型工业企业的聚集地。除涪陵卷烟厂,太极集团、葵花药业、三爱海陵、德丰食品等城区内企业纷纷“退城入园”,进驻李渡。同时,以万达薄板、剑涛铝业、钱江摩托、江森自控蓄电池等项目为源头的产业链条,已经开始吸引电器、建材、铝型材加工等上下游产业入驻。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81家。去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35.7亿元,成为拉动涪陵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 “新区已产生产业聚集效应,初步形成装备、材料等工业基地雏形。”涪陵区长沈晓钟说。以此为基础,“十二五”期间,涪陵工业园将打造为全市重要的现代制造业集聚区,重点发展医药食品、装备材料、电子信息、化纤产业,加速迈进千亿园区和全市十强工业园区行列。而在《决定》里,对涪陵工业园区则有着更为明确的注解:2015年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支持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对政策扶持、资源聚集等一系列利好,李渡正在全速发力,力图再造一个涪陵工业。 “园区是涪陵经济的发展优势和特色,也是扩大开放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的主要平台,更是涪陵驶入发展快车道的‘助推器’。”沈晓钟介绍,依托园区现有大企业和大项目为核心,该区正不断延伸产业链,加速产业集聚,一个大手笔便是推动每年引进1~2户年产值上百亿元的大型项目签约入园。此外,加大外向型经济体的招商力度,争取世界500强企业及跨国大型集团投资落户新区,提升外向型经济的总量和扩大外资的增量和比重,也正在成为其工作重点。通过大投资、大招商、大项目、大建设,李渡新区将为“工业涪陵”的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季度,涪陵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49.8亿元,同比增长45%。李渡新区在其中扮演了名副其实的“增长极”:1季度完成各项投资15.5亿元,同比增长1.4倍,其中工业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1.1倍,实现工业总产值40.26亿元,同比增长84%。 宜居宜业的“山水新城” 以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的李渡新区,不仅是“工业涪陵”的引擎,也将是“宜居涪陵”的代言。 3月12日,李渡新区城市森林公园开工植树。这一占地面积174.7公顷的城市公园,将以“山岗、林地、湖水、休闲、文化”等元素,营造出森林与园林互补的城市养身游憩区和全民健身花园、文化展览花园、市民休闲花园。 10余天后,涪陵区体育中心在李渡奠基开工。总投资4.7亿元的体育中心项目,占地面积197亩,包括1000座观众的游泳馆、容纳3万座观众的标准体育场,以及约容纳5000座的体育馆和相关配套设施、全民健身场地、体育公园和停车场。同一天在李渡新区开工的,还有两处公租房、廉租房项目。两个项目共建设公租房4764套,面积31.7万平方米,将在两年内完工,解决上万名困难群众的住房难题。 …… 进入2011年,李渡新城区建设热闹非凡。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启动,宣告了李渡新区的新城崛起,也吹响了涪陵“双百大城”建设的集结号。 “未来涪陵城市发展的最大动力来自李渡新区建设。”张鸣说。由于涪陵江南老城地形地貌特殊,是一座临江而建的“半淹之城”,用地进深窄,高低落差大,加之过去10多年来,涪陵城市的发展又交织在移民搬迁、城市复建过程中,30多万人口集中在江南老城,涪陵宜居城市建设面临瓶颈。如何突围?涪陵提出城市“西进”战略,把李渡新城作为打造“双百”现代化大城市的主战场,在李渡片区新建一座山水园林宜居城市。目前,新区职教中心、卫校、学府新城等4个项目已竣工投用;星海湖国际社区、中医院、驾培中心、工商联大厦、区档案局等10个项目正在建设中。特别是随着恒大地产、攀华地产等地产项目的强势介入,李渡“百亿元级商圈”建设的全面启动,新城商业、餐饮、娱乐设施正逐步配套,人气、商气和财气日趋兴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新景象。张鸣表示,“通过大马力开发建设李渡新区,让更多的新增人口到新区生产生活,把江南老城的人口承载量减下来,才能更好地规划建设老江南城区,让老城新城‘比翼齐飞’,最终建成为‘双百’现代化宜居城市。” 为此,涪陵为李渡新城拟定了 “保山、藏水、控高、扮靓”的原则,以此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档提速建设,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加快高端商业服务设施建设,尽快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建成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新城。 3年内,李渡新区有望形成以涪陵火车北站规划进站大道—太白大道—李渡长江大桥一线为城市发展主轴,以聚龙大道、聚贤大道、太乙大道、学府路围合的北部教育、商业、居住片区和南部行政中心片区为两大组团的“一线二片”空间布局。中国规划网重庆4月15日电 记者林丹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