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国的《外交政策》杂志发布了一份名为“国际化城市排行榜”的榜单,中国成为世界城市化最快的国家,而中国西部的重庆则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城市。 “率领中西部崛起的中心城市,重庆当仁不让。”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晓江表示。 在国家城乡建设部新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重庆入围五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 在市委三届八次全会上,市委书记薄熙来就我市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了“四大愿景”。第一个愿景便是“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其总体要求为:“主城建成千平方公里、千万人口的城市框架,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综合环境比肩京津沪”。
何为中心城市?重庆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市规划局负责人解释,2005年,当时的国家建设部根据《城市规划法》编制全国城镇体系规划时,首次提出了国家中心城市的概念。它是指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虽然重庆入围其中,但并不代表已经是中心城市。重庆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李晓江说。 从区位上看,重庆身处“长江一线”和“西南一片”的交界点,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H”形发展战略构架的重要支撑点,更是全国一级综合交通枢纽。从地图上看,重庆的中心城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可“重庆是一个中小城市拼合的大城市,现在的空间结构并不能完全举起中心城市的‘大旗’。”说到此,李晓江有些不留情。 那么,在未来的5年内,如何成为真正的中心城市? “为城市划分明确的功能区。”在李晓江看来,这是重庆当下最需要完成的功课。重庆的多组团式发展导致了部分地区发展模式雷同,除了浪费资源,更让每个组团相互制约。 他建议,可以在考虑重新划分工业用地的基础上,辅以建设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来逐步扩大城市的发展腹地,提高重庆经济总量和辐射能力。同时,在主城区重点培育产业龙头,提升高端服务;在各个周边的卫星城,承接主城的传统产业,以疏解主城压力。 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则建议,交通是一个中心城市必备的重要条件。但当下的重庆,在交通方面仍和其它中心城市有很大差距,“这些基础设施必须巩固。” 此外,李勇还看好潜力巨大的渝西地区,“这里有装备制造业的基础。现在主城的产业转移可以考虑向这个区域适当倾斜。” 中国规划网重庆11月27日电 记者王艳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