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中国城镇化发展呼吁中国特色的城市运营

时间:2010-11-27 09:31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白雪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十二五”期间将推进城镇化、加强城镇化管理及推进农业现代化。公报指出,将于十二五期间保障及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及可持续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亦将提高政府保障能力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众所周知,中国的城镇化问题是关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当前转方式,调结构,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的非常紧迫和现实的问题。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我国的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

    然而,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我国现代大中城市普遍存在人口增多、用水用电紧张,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社会问题,以及由上述问题引起的城市人群易患的身心疾病。而这些问题和矛盾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加剧了城市与政府的负担,使城市与政府陷入了两难困境。

    回顾世界城市的发展发展历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城镇化、郊区化、逆城镇化、再城镇化。在城镇化发展阶段,如果人口的过度集聚超过了工业化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就会发生某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过度城镇化”现象,产生一系列被称为“城市病”的矛盾和问题。面对这些矛盾和问题,由于自身特性的限制,仅凭政府的一己之力显然不能完美处理。这就需要另一种平衡力量的介入,协助城市政府合力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毫无疑问城市运营商便是这种平衡力量的典型代表。

    城市病问题集中爆发 掣肘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太快,城市过大,短时间城市人口往城市集中,不可避免产生大批失业、淡水和能源供应紧张、交通拥堵、犯罪增加、环境恶化、各种危机风险增加等现象。有专家说,城镇化并不必然产生“城市病”,产生“城市病”的根源在于指导思想的片面性,产业结构与布局的不合理性,以及“低密度扩张”的发展方式,提出“发展克服城市病”、“规划减少城市病”、“管理医治城市病”。这些意见不无道理,但问题是,我们在实践上能不能做到指导思想没有片面性,规划能不能做到科学合理,管理能不能做到严格到位。

    其实,“城市病”并非中国独有,甚至可以说这是国际性通病。比较而言,欧美成熟国家因为基础设施、社会保障体制及各项社会、教育制度较为完善,城市病如今显得不那么严重。不过,历史上每一个国家的城镇化过程中都经历了严重的城市病。城市病的问题有很多,包括交通、堵车以及种种生活压力。对于交通、堵车等基础设施和规划上的问题,通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和政府的重视,是容易得到改善的。但和硬件对应的是,一些软性的城市问题却难以解决。

    其实无论是城市“硬件”,还是“软件”的改善,都不过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城市居民感受到的各种压力,来源于方方面面,“城市病”背后是经济发展模式和各项社会制度亟待改革、完善。譬如高房价,背后牵涉到土地制度、财税体制等多种因素。问题已经出现,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寻求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种有效方法的实现需要站在城市运营的高度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和严格的管理。管理的主体是城市政府,而科学规划则需要城市运营商与城市政府的共同努力。

    整合社会资源 城市运营商助力城镇化

    所谓“城市运营商”,简单的说,就是运营城市或区域的发展商,他通过对所在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与布局,整合各种发展商来投资、经营,用全新的商业模式来打造一个新的区域和城镇。因此,城市运营商与一般的房地产商不同,前者是“造城”,是静态的,后者是“造市”,是动态的。城市运营商的经营活动已经从常规地产向城市层面延伸,从大盘开发向城市运营领域延伸。同时,城市运营商还是政府与市场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他既要完成本该是政府解决但政府无法解决的事情,还要做好应是市场解决而房地产发展商们不好解决的问题。承政府之上,启发展商之下。

    中国城市的快速“生长”,衍生出一个个与之俱来的城市问题:怎么规划?怎么建设?怎么管理?怎么维护?如果这些问题能完全解决,那么“城市病”问题也自会迎刃而解。各种各样的“城市病”究其原因,主要是城市建设的主体——各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降低资金压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各自为政,没有协助城市政府对城市运营和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半城镇化”特征突出,城市形态和布局不均衡、资源和环境约束,作为城市的建设者,城市运营商需要承担者更多、更重要的责任。

    城市运营商与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商有着本质的区别,城市建设是一种内涵,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拼。在这种模式下,城市运营商可以将自己的资源优势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管理层面,从城区规划、建筑规划到文化渗透都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整体格局和城市所展现的姿态;城市运营商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来投资经营,为城市的未来提供增值产品、文化和服务,以至提升整个城市的竞争力。

    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城市病”,城市运营商将顺势而为,从政府的角度出发,运用市场的手段,对城市的各类社会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和市场运营,最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助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时代呼唤中国特色城市运营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已经进入到了30%发展到70%的国际公认的加速发展时期。2010年,全国城镇人口将达到6.3亿元左右,城镇化水平将达到45%;2020年,城镇化发展水平将达到58%左右。在如此快速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才能保证城市发展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如何继续保持城镇化发展势头?如何在保持城市GDP健康增长的同时,实现城市的合理发展?政府和企业各自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些都是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作为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城市运营主体的城市政府和城市运营商之间的关系。因为,与西方相比中国的城镇化和城市运营带有明显的自身特色,西方国家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格局,而中国的政府在城镇化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他们拥有重要的城市发展要素,如土地资源、项目审批权、政策优惠等等,因此,市长与市场怎么跳双人舞,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经营城市的特殊命题。

    然而,城市运营不是政府发布行政命令就能推动的,必须要借助市场的力量。城市运营商就是市场中活跃的因素,随着政府越来越重视市场的力量,用企业化的手段来开发和运营城市,城市运营商便可辅助政府,担当承上启下的角色。

    为此,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精神。围绕党和国家关于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这一指示精神,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城镇化发展问题,并致力于对其进行研究的中央党校携手中国著名城市运营商北大资源集团于11月20日在上海崇明岛举行“中国城市管理高峰论坛——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运营”,首次从中国特色城市运营的角度对“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进行全方位探索和思考,旨在为我国城市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作为城市运营的主体,同时也是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建设主体之一的城市运营商,更应该成为在党和国家“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努力打造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北大资源集团依托北京大学和方正集团在教育、科技、医疗、金融、商业等方面的资源优势致力于做资源整合型城市运营商,将自身产业优势资源植入城市规划建设之中,为推动地方政府的城市化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中央党校倡导下,与其一同携手共同举办此次高峰论坛,为中国特色城市运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我国城市运营商中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城市运营将越来越重要。城市运营商与城市政府之间的相互协作也必将越来越密切,如果说城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必须,那么城市运营和城市运营商的出现就是顺应时代发展呼唤的产物。中国规划网北京11月27日电 记者白雪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