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规划访谈 > 专家访谈 >

“一带一路”文件发布引全国高度关注

时间:2015-04-05 09:49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3月28日,就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后不久,集万千关注于一身的“一带一路”框架性文件亮相。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该文件近9000字,系统勾勒了“一带一路”路线图。在城镇化领域,“一带一路”文件将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布局引起了舆论的广泛探讨。
    舆情传播:

  通过对《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发布后两日内的舆情传播情况进行监测可见,截至3月30日,本次政策发布形成的舆情仍在发酵,新闻报道量在观测期内已超过10000余篇。从28日以来的报道内容看,受到同期所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影响,各大媒体和相关专家对该文件所涉及的政策进行分析、解读类的文章数量飙升。对文件发布本身的意义进行宏观评论的文章数量反而不多,并出现减少趋势。此外,各证券公司针对该文件可能造成的股市影响所发布的预测类文章数量也出现明显上涨。
    舆情传播特点:

  一、深度解读报道较多

  一带一路文件发布所引发的整体舆论大潮中,新闻报道类文章占据近一半比例,而带有评论性质的文章也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份额。其中,深度解读类报道在评论文章中表现极为突出,60%左右的评论文章均涉及对该文件进行分析解读、专家访谈等内容。

  二、官方门户网站关注度高

  通过对热点门户网站进行监测后发现,大部分具有官方背景的门户网站对本次政策发布的关注度很高,并开辟了专版进行集中报道。而多数商业门户网站尽管也积极转载相关文章,但并没有进行专题报道。

  三、新闻传播热度大于微博热度

  通过对腾讯、新浪等主要微博平台进行监测后发现,涉及本次文件发布的相关独立微博在2000条左右,网民跟贴评论转载量在7000条左右,并没有出现超过1000条转发的集中讨论。相比较媒体而言,微博方面对本次一带一路文件发布的关注热度比较低。其原因推测为相关内容比较偏政策性和专业性,因此对网民的吸引力不大。
    舆论关注点分析:

  媒体及网民关注点的比较:

  一、媒体关注点比网民更加广泛,评论及分析性观点也更为宏观长远。网民关注点则集中于文件中的具体内容在各地的推行情况、对自身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相较之下比媒体关注点更加贴近自身实际利益。

  二、媒体和相关领域专家对该文件的解读态度较正面,普遍认为该政策具有积极意义。虽然多数网民对此同样予以肯定,但仍有部分网民对文件中的具体内容能否顺利实施持怀疑和观望态度。

  关注点一:一带一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共建“一带一路”可以带动中西部加快改革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成为扩大中西部开放、打造中西部经济升级版的主引擎。其次,能够促进东部地区的转型升级和对外投资。东部省份可以寻求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新支点,加大经贸合作力度,以点带面,形成联动发展的新局面。从国家和人民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有利于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国家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可以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协调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动区域内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据广西新闻网:《“一带一路”将大有可为》)

  长三角地区要加强各地相关规划衔接合作,更好地发挥规划在城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要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抢抓国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各大港口合作,加快通关一体化建设,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要加大产业合作力度,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服务业,特别是互联网经济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注重优势互补,更加注重全面合作,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要重视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建立一套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同时更加注重保护历史文化,用人文理念引领城镇建设,以文化繁荣推动城镇化进程。(据经济日报:《长三角:建设更高水平世界级城市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室副主任何建武:“一带一路”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真实优势。现在很多的产业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东南亚地区转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西部地区既有优势,也存在区位方面的劣势。而利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优势更加凸显,也能够促进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真实优势。(来自紫光阁

  新浪网友:“一带一路”计划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为中资企业带来庞大的受益机遇。然而,“一带一路”策略亦有风险。例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途的若干区域的政治并不稳定,若干政府缺乏有效的管治方式,因此在这些国家建造基建需承担破坏风险。

  搜狐网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基于中国中西部开发开放、东部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中国与沿线有关国家将在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贸易、能源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这将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推动沿线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城市群。

  关注点二:一带一路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一带一路”需要的是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我们在西北部看到的将不再是茫茫无际的一片戈壁,而是因为基础设施发展所带来的城市群落和人口聚集地。在中国高铁大力发展的前景下,想必让西部的省区享受到自己国家的高铁技术将不是一件难事。也将推动西北部省区能够借由铁路技术的发展,有效的链接中亚、欧洲以及非洲,从而达到“对外开放”的效果。同时,也将会拉近中国城市之间的“距离感”,让“先富带后富”不再是一句口号。相信,“一路一带”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些城市的迅速崛起,更会为中国经济发展提高持久动力,为实现“全面小康”吹响了前进号角。(据商都网:《“一带一路”将会促进全面小康进程》)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规划对各省份的重新定位具有增量效应和均衡效应,一方面将各省份放在一个更高水平的对外平台上,等于把蛋糕做大提高增量,应对过去老的平台效应未充分体现且边际效应递减的情况;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因各种原因在开放和发展方面缺乏内生动力,“一带一路”将拓宽西部与中亚、欧洲的渠道,有望实现中西部地区的均衡发展。(来自每日经济新闻

  腾讯网友:西北部省份的整体生活水平要差了一大截。发展受到各方面的掣肘,但不得不说的是,也因为内陆的交通不发达和水土流失问题,让“一带一路”中的各个城市发展的现状一直堪忧。

  网易网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世界发展格局的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重要战略机遇。

  关注点三:“一带一路”与国际合作的关系

  “一带一路”是谋求不同种族、信仰、文化背景的国家共同发展,强调共商、共建、共享,而“马歇尔计划”有特定的时代背景,政治意图和大量的附加条件。“一带一路”从互联互通做起,倡导成立丝路基金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周边国家和区域合作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是“南南合作”区域合作的新模式,所以简单的把它比作“马歇尔计划”是不妥的。(据人民网:《“一带一路”是“南南合作”区域合作的新模式》)

  不能因为“带”、“路”等表述以及方向安排就把“一带一路”简单地想象为“具象”的带状经济。从根本上看,“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网络,欢迎任何有兴趣的国家参与,不具有特定的具体空间倾向,“很多合作领域或项目,比如政策、资金、经贸和人文合作,都是两国或多国之间的合作,而不是比邻的国家次区域的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区域连接效果将带来许多机会:欧洲是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而东亚是近三四十年发展活力最强的区域,加强两个区域连接可以创造出难以估量的经济潜力。(据中国新闻网:《专家详解“一带一路”:将创造难以估量的经济潜力》)

  清华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主任何茂春:亚洲还有着巨大的融资和投资的能力,亚洲绝大多数地区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巨大的需求,金融体系的完善将促进亚洲地区互联互通的建设,更进一步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亚投行的成立就是最好的方式。(来自国际商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究员陈凌:以往西方学者对文化交流的互动和融合认识不足,我们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多进行国际合作,梳理丝绸之路文化和技术交流中“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的形成过程,建立丝绸之路信息中心,更多地掌握国际丝绸之路研究的话语权。(来自光明网

  搜狐网友:在沿线各国共同努力下,随着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逐步落实,各国人民之间的交往会更加便利、更加方便,也能够更加多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好处。

  凤凰网网友:中国经济转型不只是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转型,而是包括西部和沿边地区在内的整体国家经济转型。“一带一路”规划有助于中国解决部分产能过剩问题并且适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中国与周边新兴经济体形成产业梯度和区域生产网络,促成新的雁型模式。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