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数字经济 > 数字产业 >

突出特色 增强实力

时间:2013-05-23 10:17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为之

——试论珠海城市品牌形象与产业的互动升级

 

  珠海要通过产业力量推动城市空间重组,把产业资源整合在城市功能形态组合中,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新城规划必须树立发展紧凑型城市理念,进行有效的要素集聚和整合,增强城市功能,从而提升城市品质以及城市的整体空间价值,营造持续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城市竞争优势。

  全球化的力量强化了城市认同感,基于城市形象的城市发展战略是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实施的一项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品牌形象是城市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产业和企业构成城市品牌的经济支撑,是城市品牌活力的重要来源。珠海目前急需推动城市品牌形象和产业互动升级。珠海城市优化之道就是要从制造型城市向服务型城市迈进。今天产业升级和城市升级已经是互为条件的,靠单打独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采用系统学的思维方法来形成综合的解决方案。

  一、关注全球价值链下的珠海区域产业升级

  用产业特点承载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是珠海下一步发展亟需突破的方向,产业的升级可以带动城市空间价值的升值,产业的竞争力提升有利于城市品牌的塑造,从而增加城市的附加值,推动城市整体升级。

  当前要重点关注全球价值链下的区域产业升级,珠海要以全球趋势、市场导向为基准来进行产业选择,以前瞻的目光看准新经济模式,立足国内外市场,突破核心技术,完成产业的转型升级。要寻找市场机会和自身能力的平衡,把具有长期的竞争优势和独特的能力优势的产业作为产业升级方向。珠海的自然禀赋和人口结构特别适宜发展面向未来的一些产业,比如文化创意产业、休闲旅游产业等。作为“幸福之城”的珠海要重点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大力发展知识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符合珠海的城市定位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珠海可以通过直接切入幸福导向型产业经济模式,在产业发展中,重视并利用产业的外部效应进而与城市品牌相协同。作为一座年轻的特区城市,珠海必须要有创新特质,要朝着可持续和谐的方向发展,营造“高科技创意活动聚集地”这样的城市品牌效应。

  珠海要力争在创新商业模式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形成城市产业创新体系。珠海要高度重视产业融合的趋势,加大本地区的开放力度和强化产业关联效应,通过各项资源的整合提供好的创新平台,建立有利于发展相关产业的投融资机制。要通过园区建设公共技术平台、公共市场体系,促进产学研结合,打造产业链,推广新业态。

  二、整合资源优势形成特色品牌

  当前产业融合的趋势明显,珠海因为特殊的资源禀赋在产业生态链的形成中有非常优越的条件。珠海海洋海岛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具有一定优势的航空产业和游艇产业与体验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密切,同时珠海还拥有大量村落文化和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可以通过打造一、二、三产业的生态链条构筑新的产业门类,通过生态化的产业集聚,形成区域特色品牌形象。

  珠海要做好大旅游产业的总体规划,同时做好营销策划和城市推广。珠海在旅游业发展上目前急需改变过去旅游产业单一发展规划的思维定式,要加大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要充分整合珠海的自然景观、历史人文、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资源条件,把分散的资源有机地串起来,形成旅游休闲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加大集聚型的“生态旅游核心增长区”的建设规划,形成珠海休闲旅游业的区域品牌。目前珠海已经形成一些“生态旅游核心增长区”(ETCGD)雏形,比如珠海金湾区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游艇产业、海泉湾在城市空间上由于地域相联已形成一个具有都市观光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产业链,这一、二、三产业的生态链对于城市区域形象的塑造将带来持久而深刻的影响。未来的横琴新区作为国际商务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将成为“生态旅游核心增长区”,城市区域品牌形象的提升对于相关产业发展也必然带来强有力的推动。

  珠海可以通过新型城镇化来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以幸福村居建设为抓手,利用珠海农村特色资源条件,因地制宜,谋划好各区域的特色发展道路。比如斗门部分农村地区的资源条件特别适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可以弘扬农村传统文化,注重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形成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养生的高端生态景观集群。珠海可以结合特色村庄建设休闲旅游开发,打造一批集历史传承、文化交流、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文化旅游项目。比如斗门莲江镇的“十里莲江”项目通过走发展大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相结合的现代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形成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综合统一。一些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可以把历史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利用丰富的文史资源和民俗艺术以及历史名人的品牌资源,引进战略投资者,打造有地方特色的好去处。比如唐家湾可以打造具特色风情的街区。“大学小镇”项目的建设通过旧村改造,把传统农村建设成为创意小镇形态新城区,使大学和古村落文化互融,创新互动,成果共享,将非常有利于提升珠海城市品牌形象。

  三、推动城市品牌形象与产业互动升级

  以业带城是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的区域开发模式,其形成路径是通过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城市现代化——产城一体化,实现产业与城市的匹配和融合发展。珠海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提出“工业西进,城市西拓”,但并未完全达到“以业带城”的良好效果。珠海由于产业集聚程度不足,没有形成相应的规模,使得城市拓展空间受到一定的限制,西部有业无城,城市配套跟不上,影响了城市的美誉度,珠海西部城市需要开发建设;而东部主城区由于土地发展空间有限,服务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东部城区需要升级,需要丰富内涵,增强城市魅力。目前要直接面临的问题之一,是生产在园区生活在城镇的“两在”战略在东西部发展不平衡背景下带来的摆渡生活,解决职住平衡问题。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面向未来进行新城开发是决策层需要思考的问题。

  珠海面临推动经济发展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多功能的“生产、服务、消费”等“多点支撑”城市型经济转型。适应国际大都市服务业集聚的新特点,即分散化、多中心、组团式的功能集聚模式,拉开城市建设框架,形成“多中心、开敞式”组团布局。目前珠海的城市化正方兴未艾,随着一些重大项目和新的城市区域的开发,有条件基于产业特点打造具有鲜明城市个性的新产业聚集地。珠海要通过产业力量推动城市空间重组,把产业资源整合在城市功能形态组合中,推动产城互动融合发展。新城规划必须树立发展紧凑型城市理念,进行有效的要素集聚和整合,增强城市功能,从而提升城市品质以及城市的整体空间价值,营造出持续的产业竞争优势和城市竞争优势。

  珠海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系统谋划,改变“一半城市一半村”的城市郊区化形象。要规划好城市标志性建筑物、绿道、街心公园和轨道交通等。重点对轨道交通沿线进行风貌规划,营造具有城市特色的建筑、绿地、街道以及公共设施等,构筑沿线景观走廊,提升美丽宜居城市形象。香洲区要通过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采取以绿色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布局模式,建立步行可达的邻里社区,推动社区空间功能转型,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消除过去城中村留下的发展“硬伤疤”,带动城市的美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舒适性和便利性。增强城市空间的拓展弹性,比如力争达到100%的居民在300米步行范围内到达一片公共绿化空间。

  要将新型城镇化与幸福村居建设充分结合起来,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尊重与保护村庄文化遗产、地域文化特征及其自然特征的混合布局,加强农业和生态用地的保护。要以公共交通导向型发展模式和生态新城规划来综合考虑城市快行系统和慢行系统并重。一方面优化轨道交通,建设BRT系统,实现“双零换乘”;发展个人快速公交系统(PRT)。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舒适性和便利性,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另一方面注重自行车和步行系统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和建设,增加人行天桥以确保行人安全。

  要适度提高开发强度,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要通过构建新型城市开发建设模式,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存量空间资源的整合提升。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同时对历史文化遗产和承载城市记忆的特色区域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中心城区“寸土寸金”空间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区位空间收益,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对轨道交通周边土地进行高强度开发,提升土地价值。

  (作者单位:中共珠海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