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亿人次,年收入700亿元。苏州的旅游发展已经不再追求游客数量的增加,而是提高内在品质。
“苏州好行”是去年开通的7条古城旅游专线,是“旅游+交通”理念的践行,运行线路基本覆盖苏州古城的主要旅游景点、商贸区、交通枢纽。截至今年10月,“苏州好行”共接待游客85.18万人次。“苏州好行”的推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公交拥挤嘈杂、途经站点多,跟团自由度差、旅游品质低,自驾停车困难、配套服务少等旅游痛点问题。
在南京市江宁区秣陵街道,有一个苏家文创小镇,小镇上有创意别致的小商店、专卖进口商品的零食铺子、简单文艺的奶茶店等。除了各种小店铺,最惹眼的就是小镇上的民宿了。紧邻绿色农田,原木修建的民宿干净整洁、错落有致。这些民宿装修充满了田园山水的意境。游客在阳台上的躺椅一坐,泡一壶茶,仿佛身处世外桃源般的乡村生活。

江宁顺应乡村游市场需求,以景区化理念、产业化模式和立体化服务,深入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特色小镇。
除了乡村小镇,工业旅游小镇也是目前江苏省旅游正在建设的一个方向。企业可以搞产品创新,也可以搞工业旅游。笔者走进位于常熟的隆力奇小镇,参观到工业4.0智能化工厂、智能化生产、试验、检测设备……洗化实验室、日化实验室等内部设施不再神秘,让游客充分体验现代科技的“高大上”。隆力奇这个从“产业自循环”走向“旅游+”的鲜活案例,也带动了常熟旅游业的发展。去年,常熟市工业旅游点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营业收入超1.5亿元。
扬州虹桥坊酒店的每个房间都配有一部手机,手机上预装了“首游扬州”的APP。酒店负责人介绍,“在 首游扬州 APP上可以看到关于扬州的很多信息。在APP上可以退房、订周围景点门票、浏览扬州的娱乐设施等。游客可以把手机带出酒店,如果到了退房时间,游客在手机操作就可以退房。退房后按时归还手机即可。”
开发手机应用是扬州“旅游+”的一个缩影,信息化的利用对旅游业的发展尤其重要,不仅是景区的改进,交通、住宿、餐饮、服务人员的品质也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同步提升。
“城市即旅游、旅游即生活”,这是江苏省旅游局多次提及的概念,也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之一。在传统的生存型消费开始让位于发展型、服务型等新型消费的大环境下,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满足民众日益变化的旅游消费需求,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相关报道
建设中国文化旅游特色小镇 面向国内外诚征战略合作伙伴
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
中国文旅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
全球文旅城镇联盟
一、产业背景
虽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旅游业却逆势增长。国家旅游局公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出入境旅游1.27亿人次,增长4.1%;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12.4%;在巨大的消费市场推动下及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通过积极实施“515战略”、“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绿色旅游发展行动、公共服务和目的地建设行动、旅游产业促进行动、旅游促进创业创新行动等若干强力举措,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二、政策依据
为迎接2017国际可持续旅游发展年,通过发展共享经济和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智力资本等政策资源,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供给侧改革、十三五规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战略决策,积极配合我国各地区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为落实2016年2月,中央《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成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落实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竭力推动特色小城镇开发建设和重点项目投资;更面向战略合作城市文化旅游、小微创新企业和创客,积极打造和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普惠文旅科技众创空间、园区和特色小城镇。
三、合作平台
1、中国文旅与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新华社)中国文化旅游杂志社、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中国海外控股集团、中国企业家投融资俱乐部,协同中国文化旅游新型城镇化建设联合体的核心成员单位,如中国海外控股集团、泛华集团、中投集团、中交集团、中建集团、国家体育总局中体工程公司、清大国际科教园有限公司等央企国企,以及有实力的知名上市公司。
2、智库与PPP平台:中国文化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由(新华社)中国文化旅游杂志社、中国城市治理现代化研究院、中央数字电视城市建设频道、泛华集团、中国城市双创推进工程办公室联合主发起的,协同(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航空运动协会、(国家旅游局)第一旅游网、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清华大学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家发改委)中国投资协会PPP中心、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优化投资工作委员会、中国书院联盟、中国通用航空(救援)产业联盟、中国商协会合作联盟、中美教育研究院、京师智库、奥体中心(北京)国际体育股份等战略合作伙伴机构,积极搭建“全国文化旅游小城镇PPP投资平台”,系统开展文化旅游产业、智慧小镇、通用航空业和特色小城镇项目的战略规划、双创投资、开发建设,商业模式,国学文化旅游书院开发等。
3、运营主体:全球文旅城镇联盟(北京)经济技术股份公司
四、产融合作
1、产业整合:新型城镇化新政下的一带一路、产城产镇融合、供给侧改革、国学、养生、文体、旅游、通航、物流、电子商务、双创、互联网+、人工智能+……
2、融资方式:搭建产城产镇融资平台、PPP融资模式、PE/VC与股权融资、产权市场挂牌融资、资本运营与并购重组、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发债权融资、BOT、BLT、项目对接、商业模式……
五、合作对象
合作对象:各地市区县人民政府,各类产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各特色镇以上政府部门,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科研单位,投资银行、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
欢迎各地政府与投资合作机构,通过联合体平台,借助特色小城镇开发的历史机遇,串起经济新常态之粒粒珍珠,共享共荣,协同发展!
六、合作流程
1、由项目单位协同县级以上政府,委托我院提供专业咨询,并组成项目领导小组;
2、我们院安排专家咨询团队,协同项目领导小组开展前期调研;
3、我们院专家咨询团队负责编制项目战略与总体规划草案;
4、项目领导小组经研究并验收《草案》;
5、由我们院方拟定文化旅游小镇或专题项目开发建议书;
6、向委托方政府发改委(局)或上一级主管部门,或国家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报备
7、与项目方或政府、我们院方及文旅联合体进入项目正式招商开发阶段,我们联合体密切合作。
七、联系方式
总召集人:乾泉、王鑫、董承孝、李拥君
秘书处干事:樊效、汪志民
合作热线:18911166578、18911189318、18611757489、010-52409816
电子邮件:522638684@qq.com
官方网站:www.zgghw.org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