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南方日报·连州视窗》创刊前夕,记者对话连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黄裕团、连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泽和,畅谈振兴连州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 关键词:加快发展实现中心城市建设新突破 《南方日报·连州视窗》: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过去一年里,连州在振兴发展上有何经验介绍? 黄裕团: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连州市围绕把连州打造成清远北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进一步转变作风抓落实,全面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实现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的新突破,全市呈现经济平稳发展、社会持续进步的良好局面。 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民族工业园启动区、新塘产业园、城西家具产业园“三园”整合,整体规模达91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强。目前园区签订投资协议项目87个,合同投资金额56.97亿元,预计201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超过15亿元。现有引进项目全部投产后,园区工业产值将达70亿元以上。 扩容提质加快推进。成立城市扩容提质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专门推动协调城市扩容提质工作。按照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实施“东优、南扩、西进、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近期重点规划城市新核心区、城西物流园区、城北居住区三大片区,力争近期城区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人口25万。 交通建设全面开花。启动了总投资超过10亿元、22个项目、320公里的交通道路大会战建设,力争两年内全面打通出省通道,全面完成国道、省道、县道升级改造工程,基本消灭烂路。展望未来,二广高速公路有望于今年建成通车,连佛高速公路项目已列入规划,韶柳铁路有望在“十二五”动工建设……可以说,今后连州将真正构建起快速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成为粤北交通枢纽中心,为连州打造粤湘桂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奠定交通基础。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在财政困难情况下,连州仍不断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2013年基本公共服务支出12.03亿元,比增5.33%,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村级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完善。全市173个村(社区)全部建立党总支部,在具备条件的自然村(村民小组)建立和完善1475个党支部,成立村民理事会1483个,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中心城市“五大基地”振兴连州发展 《南方日报·连州视窗》:作为清远定位的北部区域中心城市,今后连州如何加快振兴发展? 黄裕团:加快连州振兴发展,我们具备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省大力实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一系列战略部署,为连州承接产业转移、做大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同时,清远市将连州定位为北部区域中心城市,民族工业园即将升格为省级产业园,这些都将为连州带来更多的政策支持。 加快连州振兴发展,我们拥有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断增强,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33亿元,比增8%,发展潜力开始显现,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结合实际,今后连州将以加快粤、湘、桂三省毗邻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先地、非金属矿产业基地、商品集散地、绿色农业产业基地、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五大基地”建设为着力点,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连州振兴发展。 在工业发展方面,以建设粤、湘、桂三省毗邻区承接产业转移优先地为目标,以民族工业园为载体,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着力加强食品加工、生物医药产业、碳酸钙中下游产业链招商。通过工业的带动,集聚人气,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围绕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加快城区扩容提质步伐,增强连州市区的集聚功能。在城市发展理念方面,注重发挥连州依山傍水的独特自然优势,突出“山、河、湖、堤”相得益彰的城建特色,突出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的特色,将连州打造成为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引入市场营销理念,利用举办国际摄影年展和菜心节,全力宣传推介连州,打造“创业福地、养生天堂”形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扎实推进农业品质、品牌、品种等“三品”工程,促进农民增收;发挥地下河国家5A级景区、湟川三峡4A级景区品牌效应,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和发展“自驾游”、“农家乐”、“乡村客栈”;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在粤、湘、桂三省(区)毗邻区的旅游业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充分发挥连州地处粤湘桂三省通衢的物流、人流、商贸流、信息流汇集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和物流业,把连州建设成为粤湘桂三省交界的商贸中心。 关键词:改革创新走出生态发展新路径 《南方日报·连州视窗》: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结合当地实际,连州如何贯彻落实,有何新举措? 黄裕团: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将以更大的气魄推进改革创新,靠“改革红利”振兴连州发展,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始终做到社会不乱、生态不坏。因此,我们在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过程中,将牢牢守住社会稳定和生态发展这两条底线,确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首先,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稳定事关地方发展、社会安定、民生福祉。可以说,改善民生是稳定之本。我们将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有效提高城乡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加大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 其次,守住生态这条底线。省委、省政府提出,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注重环境保护,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我们要顺势而为,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努力走出生态发展的新路。对于生态发展区来说,要改变单纯依赖工业的发展路径。具体而言,就是在统筹规划经济发展、城镇建设、移民搬迁等工作时,围绕发展农业、旅游、文化创意、生态产品等做文章,形成绿色产业链,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此外,我们还将深入推进发展政策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人才智激励机制改革等,通过改革释放发展空间,破解发展难题。 关键词:连州视窗为中心城市建设提供舆论支持 《南方日报·连州视窗》:对于创刊的《南方日报·连州视窗》,您有什么具体要求和期望? 黄裕团:连州市委与南方日报社签约合作创办《南方日报·连州视窗》,这标志着我们连州的新闻宣传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是连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新举措。 希望《南方日报·连州视窗》围绕连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目标,服务连州区域中心建设大局,进一步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凝聚正能量、营造好氛围;充分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精神激励、文化支撑作用,多深入基层,多反映民声,主动引导好社会热点,积极帮助解决难点问题,协助理顺群众情绪,努力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希望《南方日报·连州视窗》全体采编人员共同努力,在南方日报社的帮助支持和指导下,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为连州全面实施“桥头堡”战略,大力推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精彩观点 改革是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将以更大的气魄推进改革创新,靠“改革红利”振兴连州发展,从而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始终做到社会不乱、生态不坏。 发挥连州依山傍水的自然优势,突出“山、河、湖、堤”相得益彰的城建特色,突出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融特色,打造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把交通建设放在优先位置,构建起快速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成为粤北交通枢纽中心,为打造粤湘桂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奠定交通基础。 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提升旅游接待服务水平,在粤、湘、桂三省(区)毗邻区的旅游业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