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吕梁市大力推进宜居城市建设

时间:2012-07-12 08:54来源:吕梁日报 作者:马龙

    一条条宽敞通畅的街道,在不断的拓宽和延伸中拉大了城市框架;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流淌着一股浓浓的艺术与现代音符;一座座美丽的公园和连片的绿地,鸟语花香,亭台楼榭,雕塑林立……昨日的沧桑已然褪去,一幅靓丽的新景呈现在眼前,一个沉稳、谦虚、开放、包容、热情、活力四射的城市正款款步入人们的视野,这就是吕梁!
    吕梁,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正用最温柔的城市语言和最细腻的城市细节,表达着自己在城市建设中的个性,而380万吕梁人民也正是从这一处处细节的变化中,欣喜地感受着生活的舒适与惬意。
    高标准建设魅力吕梁悄然崛起一座城市的崛起需要决策者的睿智、勇气和决心。由于历史原因,吕梁市过去城建“欠账”太多。为扭转这一局面,历届市委、市政府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深入挖掘城市资源,依托市区“三川交汇、三山环抱、山水交融”的独特自然地理条件,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彰显出城市独特的魅力。
    勿庸致疑,“十一五”期间是吕梁市城市建设规模最大、投入最多、速度最快、成效最好的一个时期。从2004年撤地设市以来,吕梁市围绕“四面环林三面水,一城绿色半城河”的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理念,按照“北拓、东延、南进、西跃”的城市规划思路,咬住三山两河、基础设施,大力度投入、高强度建设,不断拓宽融资渠道,投资近30亿元铺开了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了东川河清淤蓄水东延扩建工程、东川河岸整治工程、三山绿化工程、凤山龙山亮化工程、离石东出口南北区游园景观工程、滨河北路东延工程、桥头街凤山路拓宽改造工程、呈祥路建设工程、长治路、久安路、袁一路续建工程、八一街北段拓宽工程等37大项100余小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尤其是作为吕梁城建史上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北川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长6137米,治理总面积达60公顷,投资达11.5亿元,新增城区面积7平方公里,新增蓄水面积58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2011年获山西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如今北川河两岸楼厦遥相呼应,处处鸟语花香,成为一道城市亮丽的风景线,不但提升了城市品位,拉大了城市框架,而且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承载力。
    为了充分挖掘吕梁市的历史文化底蕴,科学地把现代文明、历史神韵、自然特色融于城市建设,把特色文化融入城市景观,吕梁市聘请了许多知名专家和学者“把脉”,为城市建设增添更多的人文气息。汉画像石博物馆,东川河岸的栏杆,“三山”的“新装”,北川河的主题公园和特色雕塑——车马出行、三川虹、龙凤图腾等,都融历史元素于宜居新吕梁建设中,无不渗透着吕梁特有的文化底蕴;为凝聚山水灵气,吕梁市以广场、公园、街头绿地为亮点,点、线、面相结合,蓝天碧水相辉映,形成“绿荫环绕、山水相依”的和谐城市韵味,使这座古老的山川焕发出年轻的魅力。
    高规格美化绿色生态宜人居为尽快实现“城在林中,林在城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建设目标,做好“绿”字文章,吕梁市全力推进山水园林城市建设,打出了一系列的“组合拳”:
    ——为加快城市绿化进程,市委、市政府用大规格常绿苗木,给中心城市形成一道道立体式绿化景观。市区建成区绿地及城市周边生态绿化分别由2004年的267万平方米增加到1565万平方米;公共绿地由61万平方米增加到513万平方米,增加7.4倍;人均公共绿地由5.7平方米增加到28.5平方米,增加4倍多。同时还新建了公园、生态园、市民广场等绿地广场,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采取“大面植绿、拆墙透绿、街头增绿、庭院添绿、义务养绿”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植树种草活动。吕梁市加快城镇绿化步伐,狠抓街景、庭院绿化等专项绿化工作,动员沿街各单位拆除门前的围墙、围栏,先后对市区各条大街、各主次干道及各单位进行“三拆”植绿,每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等活动,使市区绿化覆盖面积达到700多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7.79%。——城市美化亮化方面,采取“路段包联、责任到人”的办法,不断推进楼体、景观的美化亮化工作。投资近千万元先后完成沿街各单位的楼体亮化,莲花池公园、凤山公园、生态园等景区的景观美化,龙凤大桥、东川河大桥等桥体的亮化工程,新增城市路灯1141组52689盏,丰富了城区的夜景。通过大面积植绿、移植树木、花卉等使吕梁市的整体形象大为改善,区域竞争力和对外吸引力明显增强。
    在中心城市的带动下,13个县(市、区)都加快了城市绿化进程,城市建设也纷纷步入快车道,呈现出你追我赶跨越式发展的喜人局面:孝义市实施了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绿化,打造出了胜溪湖森林公园、崇文大街、景观大道绿化及汾介路通道绿化、高阳镇山脊绿化等一批精品工程;交城县投资1500万元实施“城市绿化”工程,采取路面草皮平面绿化,沿街绿篱围墙边坡垂直绿化,屋顶空中绿化等多种措施,打造立体绿色城市名片;汾阳市文湖公园、柳林县青龙河蓄水工程等一大批休闲娱乐场所描绘着各地宜居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高歌猛进,城乡面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惠民阳光带来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激发着广大市民建设美好家园,打造生态吕梁的信心和决心。
    精细化管理奏响城市和谐乐章
    一个城市的建设与管理,不仅是形象问题,更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名片。近年来,吕梁市结合城市管理实际,克服了“重建轻管”的观念,推行精细化管理,做到管理范围广、管理程度深、管理质量高。特别是去年开展的针对环境卫生、街道装饰、交通秩序的“三项整治”,使得城市面貌有了彻底改观。
    加强城市管理服务,开展城市环境卫生整治,取缔违章占道经营,重点对市区大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的垃圾死角进行彻底的清除,对所有街道的垃圾收集设施进行了整理修缮,增加环卫工人人数,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做到垃圾不落地,日清日运。清理街道广告牌匾,整洁乱贴乱挂行为,加大执法管理力度,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行动等,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蔓延势头。同时完善交通实施,大力整治交通秩序,解决道路拥堵的难题。
    十年间,城市在一天天成长。吕梁市区人口由12.5万人增加到25万人;建成区面积由11.5平方公里增加到22.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面积由96万平方米增加到261万平方米;城市公厕增加到64个;集中供热由360万平方米增加到800万平方米,供热覆盖率达到85%;污水处理由零处理到日处理2.5万吨,处理率为7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由零处理到每天300吨,处理率达到100%;管道煤气由5000户增加到23000户;日供气量由1.6万立方米增加到12万立方米;城区防洪由二十年一遇提高到五十年一遇;连续4年创省级卫生城市,2008年在全国中小魅力城市200强中排名第55位;市区二级天气由全省排名倒数第一到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一,2011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更是达到了359天,市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如今,吕梁处处花香鸟鸣,绿水青山,空气清新。难怪市民由衷地感叹: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了,生活变得更好了!
    特别是今年,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高瞻远瞩,举全市之力,聚社会之财,将投资300亿元着手规划建设一座总面积为20平方公里的吕梁新城,同时兴建吕梁大医院、大剧院、文化宫、会展中心、博览馆、图书馆、艺术馆、新高中、新初中、新幼儿园、大武火车站、新城汽车站等一批重点工程,力争做到一年框架成型、三年全部入住、五年全面完善,以此拉大吕梁市区框架,扩大城区面积,做大城市体量,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的承载力和吸附力,真正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功能。
    如今,无论是徘徊于新城区体会催人奋进的现代化气息,还是漫步于山川河畔感受清风律动,那来往穿梭的车流、人群汇聚的商业街,挺拔的青松、明亮的街灯、雅致的雕塑、怒放的花朵,一幅春有花、夏有荫、秋有实、冬有青,人在画中游,路自景中过,车在园中行的美丽画卷已经在吕梁大地悄然展现。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