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贵阳加速建设“四区” 奏响跨越强音

时间:2012-07-11 18:24来源:贵阳日报 作者:为之

  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召开,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和时代要求的后发赶超之路。在这条后发赶超之路上,拥有“秘境”美誉的乌当,将立足黔中经济区,高标准推进“三化”同步,完成“赶”与“转”的双重任务,实现跨越发展。
  如今的乌当,正经历着变革。
  “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乌当区上升11位,重新进入十强行列;今年以来,乌当区各工业通道不断延伸,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在赴香港的项目推介中又引来大单。
  未来的乌当,将以跨越的姿态,奋力冲出“经济洼地”。
  两大战略推进“三化”同步
  乌当跨越的思路是什么?

  思想决定行动,在后发赶超、实现跨越的关键时期,乌当区已明确思路——实施“产业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两大战略。
  产业现代化,就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
  这里将有黔中经济区先行的新型工业,实体经济在“一区三园一基地一走廊”空间中聚集;这里将有西南地区高品位的服务业,形成以“温泉、体育、民俗、生态”为主题的西南高品位休闲度假区;这里将有贵州示范性的现代农业,形成以“生态、高效、创意、循环”为特色的贵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建设贵州的试验区,打破原先固有的城乡二元体制,提升城镇化水平,实现全面小康,最终惠及民生。
  这两大战略中,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发展,是全方位的谋划布局,必将有力推动“三化”同步的进程。
  三项优势助力“四位”一体
  乌当跨越的思路从何而来?

  那是科学发展观与本地实际的紧密结合。一系列决策的背后,是政策导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三项要素的综合作用,而乌当“四区”的规划建设就拥有这样的优势。
  在全省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初期,乌当区就被批准为省级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省级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乌当区拥有良好的生态,享有“黔中秘境”的美誉。这里绿树成荫,森林覆盖率接近50%,环城林带穿境而过;这里风情浓郁,分布着20多个少数民族;这里温泉遍布,是全市每年“温泉季”品牌活动的主场。天赋神韵,更需精雕细琢,提升品位势在必行!
  早在十年之前,乌当农业的牌子就走向了全国,该区的农业科技园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西部唯一”。基石之上,必有高山耸立。十年间,乌当人在思考怎样做精、做特、做优这片土地,于是就有了农业与工业、农业与旅游结合的大思路。
  有政策、有禀赋、有基础,乌当顺势而为,在后发赶超的号角中描绘了一幅工业、农业、服务业、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的蓝图。
  “四区”建设奋力后发赶超
  乌当跨越的思路怎样实现?

  思路决定出路。黔中新型工业化先行区、西南高品位休闲度假区、贵州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贵州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发展定位已然明确,后发赶超的出路就在这里。
  出路中有提升。工业方面突出“先行性”,在理念上实现超越,建设贵州生物制药和绿色食品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新型电子元器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打造以西南工业总部基地为样板的生产性服务业。服务业方面突出“高品位”,在文化上实现多元,并将其作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旅游以文化为魂、以文化产业作支撑,按照“宜居、宜游、宜业”的标准,打造特色街区。
  出路中有示范。乌当区是较为典型的山地农业,机械化和规模生产不易实现。在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期下,抓住特色便是牵住了“牛鼻子”。乌当农业要示范的,就是企业中的药材,景区中的果园,市场中的花店……它站在土地外看农业,寻求更高的附加值。
  出路中有突破。城乡一体化,是目标,更是进程。既然是“试验区”,就有改革。翻开乌当未来的版图,核心城区将在“东接西扩,南融北拓”中升级;集体经济将在经过确权的土地、住宅等资源里做大做强;外来人、农村人将与城区人一样,享受便捷的交通、优质的教育、高效的医疗……体制机制、基础设施、政策环境,一切,都将有所革新。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