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重庆西大门,成渝经济区腹心地。“2011海选最美街道”三大项(最美大道、最美街区、最美小巷)20强名单中四条入围。 一个县级城市,在城市环境品质方面脱颖而出,值得关注。昨日,本报记者专访荣昌县县委书记陈杰,披露荣昌在城市建设中的思考和做法。 陈杰说,城市发展已进入品质时代。谁在城市环境、品质上下工夫,谁就是赢家。未来荣昌城,将是“一城山水,半城海棠”。 谈街巷打造 让每条街道都成一处美景 重庆商报:最美大道评选中,荣昌的迎宾大道榜上有名。在你看来,这条城市大道靠什么得到专家认可、网友和市民的力挺。 陈杰:迎宾大道能进入20强,在于其景观优美、设施完善,尤其是在大道两旁有供市民休闲娱乐、面积4万余平方米的奥林匹克广场。大道两旁聚集的行政办公楼、星级酒店等一批现代风格建筑,统一色调,显得厚重。让人刚出高速路收费站就眼前一亮,有一种“藏身现代大都市的一抹绚丽彩虹”的感觉。 重庆商报:一个县级城市的迎宾大道,能有如此手笔比较罕见。荣昌是怎样做到的? 陈杰:简言之,靠的就是我们高标准的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适度超前,让每建设一条大道都能够成为荣昌的一处美景。光建不管也不行,荣昌在街道的管理上下了大工夫。通过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的成功创建,市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不断高涨。走在荣昌的大街小巷,几乎看不到有人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 打造“荣昌清明上河图” 重庆商报:在最美街区评选中,荣昌一点不逊主城。昌州故里街、荣昌滨河路双双进入最美街区20强。昌州故里街有何独到之处? 陈杰:昌州故里位于荣昌县城濑溪河畔,由各具特色、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十九幢四合院组成,是一条特色鲜明的“明清风貌古街”,汇聚了流沙河、魏明伦等文化名人的墨迹,重现了古昌州“九宫十八殿,三千七百磉”的繁华景象。而这只是“海棠香国”的开篇之作。 目前,我县正沿着濑溪河,着力打造一个连接县城至路孔古镇、总长达10公里,集生态旅游、景观长廊、历史文化于一体的海棠香国之“荣昌版清明上河图”,仿古建筑与原汁原味的古镇明清建筑相结合,并配以水体、湿地、森林、海棠园等生态景观。这是一个综合旅游项目,也是荣昌提升城市品位的文化地标。 重庆商报:荣昌县城没有大江大河,但濑溪河边的滨河路得到了各方认可。它的“美”是怎样实现的? 陈杰:在规划濑溪河滨河路时,我们借鉴了欧美的成功方法:修斜坡,保留河的消落带,让市民可以走到河边亲水。绿树、花香、鸟语、小桥、流水、人家,俨然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这里,晨间市民在此放鸟,傍晚则三五成群在河畔散步,已经成为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重庆商报:在入围20强最美小巷中,出现了过去并不广为熟悉的荣昌烟雨巷。 陈杰:烟雨巷位于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路孔,一直是藏在窖中的一坛“美酒”。路孔古镇依山傍水位于濑溪河畔,从古至今以水码头著称。烟雨巷在码头一旁,这条宽不到2米的窄巷子,一头连接四大城门的日月门,另一头连接大河街,巷道两旁的砖石至今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原有特色,见证了昔日车水马龙的繁华。近年,随着我县旅游业的发展,这里也被越来越多的县内外市民所知晓,成为休闲、娱乐、旅游的又一热门去处。 谈城建理念 谁更重视品质谁就是赢家 重庆商报:在最美街道系列评选中,荣昌在三个评选单项都榜上有名,是县级城市中的唯一。我们想知道,荣昌城市街区的打造理念是什么? 陈杰:城市品质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现在,城市已发展到品质时代,谁更重视城市品质、环境的打造,谁就是赢家。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荣昌,古称昌州,又称“棠城”,在唐代,荣昌海棠就已盛名远扬,有“海棠香国”的美誉。两年前,在研究荣昌“海棠香国”的文化时,我被这一文化内涵所吸引:何不把这一文化挖掘出来,运用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中,让海棠香国故里重现婀娜多姿的韵味? 重庆商报:如今,我们是否能嗅到或体验到荣昌这股“韵味”? 陈杰:经过专家论证,挖掘海棠文化,建设独特文化内涵的城市风貌,开发以海棠为内涵的旅游和商业文化产业,成了荣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条新思路。 可以说,目前“海棠”已渗透到荣昌的各个角落。荣昌有十多条街道都以海棠命名,比如,海棠大道、海棠公园、海棠桥等等。就连满街跑的人力三轮车,顶灯也是海棠花造型。走在荣昌城区,随处可见“海棠”的图案。 重庆商报:你刚才说,在城市品质上谁下的工夫多,谁就是赢家。我们想知道,荣昌在城市品质方面狠下工夫后,对荣昌经济和城市竞争力方面,是否有明显的推动? 陈杰:效果一目了然。近年来,县委提出了“城市推动”战略。因为宜居,周边区县来我县买房子的也多了。目前荣昌县城的购房者中,有15%来自周边区县。最近,我们有两个专业市场相继开业,其中60%都是外地人,甚至不乏广东、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的客商。 谈未来打算 实现“一城山水 半城海棠” 重庆商报:荣昌是重庆的西大门,位于成渝经济区的腹心地带。在城市品质提质方面,荣昌还将有哪些行动? 陈杰:近几年,荣昌的城市发展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县城建成区面积从原来的9平方公里扩大到26平方公里,城市骨架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2010年,荣昌成功创建为全国首批、重庆市首个全国文明县城,以及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现在,荣昌城市建设的重点已转移到如何提高城市品质上来,创建全国绿化示范县、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是我们提升城市品质的一大举措。 重庆商报:目标有了,靠什么样的路径去实现呢? 陈杰:首先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要进行高标准的道路体系设计,加快建设市政配套设施。二是要实施精品城市战略。在城市主干道大量选用花岗石、大理石、名贵树木及高档灯饰、花卉等,都是为了提高城市品质。第三就是要构筑特色城市。我们把独具特色的海棠文化融入了城市风貌设计上。在县城的公园内、濑溪河两岸、街边小绿园、居民小区绿化地里都栽种海棠花。我相信,等到明年海棠花盛开的季节,一定能够亲眼目睹“一城山水,半城海棠”的盛况。 在构筑特色城市方面,继昌州故里之后,我们又规划设计了香国古城,采取四合院形式,以天井为中心,房屋分布四周,以宽阔的檐廊连接,体现“四水归堂”的老荣昌院落特色。届时,一座融移民文化、明清风貌、两河相交、三座廊桥相映成景的香国古城将展现在世人面前。记者 聂飞 实习生 郭裕娇 中国规划网重庆9月5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