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之隔遥望城市繁华 晏家坪地区常住人口超过2.8万,而这2.8万人的吃水基本靠省建公司打的几口深水井。但因时间久远,深水井面临枯竭,每每到了夏天和用水高峰,往往是“一水难求”。 晏家坪街道地处七里河区西南郊,东起兰工坪与西湖街道相邻,西至兰州机车工厂第四家属区与龚家湾街道为邻,南与西果园镇毗邻,北和武威路小西坪与西站街道相邻。街道总面积2.91平方公里,辖区居民9222户,常住人口28100多人,现有暂住流动人口2345人。 从西站到晏家坪乘公交车还不到10分钟,过了双洞子,再穿过一条铁路,上坡即到。然而仅仅因为一路之隔,晏家坪地区却与整个城市的繁华遥遥相对。一条铁路专用线将这里和整个城市一分为二,和铁路那边的都市繁华比起来,这里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和近乎为零的医疗设施让这个原本距离城市并不遥远的地方多少有些落寞。 邻里守望打造平安防线 2005年5月,家住机车厂五区6号楼的居民王兆宁,同晏家坪街道办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协议,这是晏家坪街道和社区居民签订的第一份“邻里守望”责任书。辖区居民签了这份“邻里守望”责任书后,出门在外就有邻居来帮忙“看家护院”。 晏家坪街道地处城乡接合地带,下岗失业人员较多,暂住流动人口成份复杂,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和治安状况一直不容乐观,自从街道筑起了“邻里守望”这道防线后,各种治安事件的发案率明显下降。据悉,“邻里守望”的内容为以“邻里守望”员为载体,形成社会管理人人有责,居民群众自觉自愿承担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责任与义务。承担邻里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轮流值班、调解矛盾、锁好院门的义务,做好安全生产监督举报、防汛和自然灾害险情报告、环境和卫生监督反映、计划生育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反映、社会监督等。 据晏家坪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文斌介绍,全街道241名“邻里守望”员统一佩戴“邻里守望”红袖标,按各自划分片域展开工作。“邻里守望”工作模式是建立一种人们相互关心和照看的人际关系,共同监督和积极反映各方信息的社会关系,形成一种有着共同正义感和团队精神的社会公德。以“邻里守望”员为带动鼓励,引导邻居团结起来,每一个人都是小区、楼群院落和社会的主人,随时准备发现和应对任何发生于街头巷尾、楼群院落有可能引发各种问题的不安定因素、不和谐问题。“邻里守望”的主要形式就是发动居民做好提供信息、反映社情、相互照应。 城市梦想即将变成现实 晏家坪街道下辖的5个社区中,除了机车厂4区社区和铁路院社区明显带有“单位”印记外,其余3个社区都是以所处的方位命名的,更让人不解的是那3个名字:“北院”、“南院”和“中院”。“平房多、院子多、整片整片都是尚未开发的居民院落。”晏家坪街道办事处敬军旺主任说。 早在2007年,兰州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就完成了《晏家坪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根据规划,晏家坪位于七里河南部高坪区,西区经武威路,东区经兰工坪与城市中心区相连,兰临高速与甘川公路从规划区东部穿过,是兰州市的南出口通道。规划范围北起B256#规划道路、南至南山,东起兰临高速路韩家河,西至城市道路B240#。规划总用地面积723.93公顷。规划定位是以生活居住为主,兼有仓储物流,轻工业,文化教育,公共服务的综合功能区。规划目标为,建设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俱佳的现代化城区。 规划先行之后,在南院社区,商住一体的省建二公司综合楼已于2011年4月开始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地基建设及两栋住宅楼5层,预计该项目将于2013年完工;在中院社区,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拆迁项目也已启动,未来这里将变成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综合楼……;在铁路院社区,搪瓷厂拆迁改造项目已开挖地基,今后这里将有398套保障房拔地而起;而在晏二村1-289号的平房区,这个俗称架子车院的地方,也将被列入棚户区改造……一切都在说明,晏家坪的城市梦想即将变成现实。 仅仅是一路之隔,晏家坪却与整个城市的繁华遥遥相对。一条铁路专用线将这里和城市一分为二,和铁路那边的都市繁华比起来,这里没有林立的楼群、上下水管道不健全、落后的城市基础设施和近乎为零的医疗设施让这个原本距离城市并不遥远的地方多少有些落寞。这是本报七里河分部记者昨在晏家坪街道采访时最直观的感受。记者龙庆宏 中国规划网8月20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