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我市不仅将率先建成“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城市”,还要形成以苏州城区为中心,拥有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和健康人群的全国第一个健康城市群。这是记者从昨天举行的我市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促进委员会(以下简称“爱健会”)全委会上获得的消息。副市长、市爱健会主任王鸿声等出席会议。 1998年苏州建成国家卫生城市群,为进一步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创卫成果,我市启动健康城市建设,并经历了试点启动、全面推进和项目发展三个阶段,完成三轮健康城市行动计划。全市累计获得19项世界卫生组织和健康城市联盟颁发的健康城市国际奖项,2008年苏州市获得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健康城市最高奖项——“杰出健康城市奖”。 会议对《苏州市2011-2015年爱国卫生运动与健康城市行动计划》进行讨论。根据《征求意见稿》,在2011-2015年的5年内,我市将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城乡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古城保护性改造与居民居住环境改善、健康文化与城市精神三个结合为特色,建立优化健康服务、改善健康环境、培育健康人群、构建健康社会、深化健康促进五大体系,率先建成全国健康城市示范城市,城乡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同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形成以苏州城区为中心,拥有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服务和健康人群的全国第一个健康城市群。具体来说,将开展10项具体行动,将建设健康城市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努力把苏州建成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健康城市。 王鸿声要求各县级市、区要按照“行动计划”确定的目标,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各自的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全面健康促进,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巩固发展卫生创建成果,以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改善城乡环境面貌、提高城乡整体水平。
相关链接 数读10项“健康”行动 (一) “优化健康服务”行动——医院病床5万张以上 建成城乡 15分钟健康服务圈,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5万张以上。 (二) “改善健康环境”行动——绿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7% 全市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稳定在90以上,绿地森林覆盖率达到27%,完成城区2万多户居民家庭“改厕”任务。 (三) “构建健康社会”行动——市区改造老住宅小区500万平方米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加强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监管;积极发展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倡导健康绿色出行;新增保障性住房5万套以上,市区改造老住宅小区500万平方米,改善居住条件。 (四) “培育健康人群”行动——健康档案建档率要达99%以上 居民主要健康水平达到同期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继续为60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免费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9%以上、组织开展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 (五)“卫生创建巩固发展”行动——100%建成省级以上卫生镇 重点加强对城镇的背街小巷、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五小”行业等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行动。所有建制镇均要建成省级以上卫生镇,国家卫生镇的比例达到70%以上,省级卫生村的比例达到95%。 (六)“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95% 重点抓好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外来人员集聚场所的设施建设与管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5%。 (七) “全民健康促进”行动——80%的家庭有健康指导工具 我市将向居民家庭发放限盐罐、控油壶、身高体重计算尺等健康指导工具,到2015年,实现80%的家庭至少拥有一种健康指导工具的目标。 80%的建制镇和街道建有健康教育场馆,6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设置健康自助小屋,全市建成100条健康步道,每个县级市建有1个户外健康主题公园。 (八) “健康素养普及”行动——健康素养水平每年提高2%以上 全民普及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每年提高2%以上。 (九)“全民控烟”活动——市区0烟草广告 各级机关、医疗卫生单位、学校 (托幼机构)100%达到无烟单位标准,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禁止吸烟,市区无烟草广告。 (十)“健康社区(单位)建设”行动——60%的社区建成健康社区 60%的社区要建成健康社区,新增各级各类健康单位 500个,70%的国家卫生镇和30%的省级卫生村建成市级健康镇、健康村,力争3-5个乡镇成为国家级或省级健康镇,10个行政村成为国家级或省级健康村。(李晓 陆秋伊)中国规划网南京7月23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