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城市建设
连州之于粤北,由古至今多有褒言:因始皇帝设古道而成秦朝南方军事要塞,以人口之众闻名于唐(多于韶关仅次广州),有“科第甲通省”传誉宋代,“战时省会”5次迁抵则让“小广州”之名风行南粤…… 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连州的发展日趋迅猛,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连州历届党委、政府怀为民之心、行富民之举,团结和带领全市53万人民,闯出一条又好又快的科学、幸福发展之路,全市经济社会取得辉煌成就。2010年,连州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一年实现五年翻一番。 时下的连州,系清远北部工业基地、生态旅游胜地,是中国摄影之城、中国碳酸钙之城、中国长寿之乡,昔日的“小广州”正在幸福崛起。连州市委书记林文钊表示“十二五”期间将以建设幸福连州为核心,围绕追赶清远南部地区、融入珠三角的发展定位,谋划生态发展与工业提速双赢,加快建设成为“粤西北区域经济文化中心”。 工业腾飞做强清远北部工业基地 近年,连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围绕建设区域中心、争当区域科学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连州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去年进入百亿元“俱乐部”,是当地毫不动摇实施“优先发展工业”理念的成果。连州市委书记林文钊介绍,在发展工业中按照清远提出的“工业园区化”要求,确立把加快园区建设作为工业发展的主方向,以此形成“洼地”聚集效应,培育产业集群。 目前“优先发展工业战略”理念已在连州市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特别是该市对每一个项目成立专门“保姆”工作小组进行跟踪服务,不仅赢得口碑,更吸引众多企业落户。如作为连州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建滔集团,近年投入30亿元,有5间公司落户,成为拉动连州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如今,连州已形成了“清远民族工业园、新塘产业转移工业园、‘两矿’(碳酸钙、硅灰石)产业工业园”3大工业基地,进驻企业超过100家,投资总额100多亿元。 连州全力支持清远民族工业园建设,优先配置财力人力,优先照顾招商推介。目前,园区投资金额超过70亿元,正向“成为带动‘三连’地区经济发展新龙头”这一目标迈进。 “两矿”产业工业园是连州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在政府主导下,当地100多家企业投入3亿元技改升级,实现产值近10亿元。目前规划了面积为2000亩的“两矿”工业园,努力打造成全国“两矿”重要生产基地。 新塘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工程塑料、日用化工、五金制造、汽车配件、电子信息、玩具、纺织服装等产业。目前投入7000多万元进行园区开发建设,引进企业近10家,产值超过10亿元。 日前,落户连州的50亿元华润新能源风电项目燕喜工程通过省发改委核准,近期可正式动工。这是连州今年26个在建工业项目之一。连州力争加快三大工业园的建设,确保今年工业总产值破200亿元。 文化繁荣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连州是省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梳理历史不难发现,从唐宋的“科第甲通省”,到战时的“小广州”,以至目前的“中国摄影之城”,文化是贯穿始终的脉络。 近年,该市大打文化牌,连续举办六届国际摄影年展,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不仅提升连州的知名度,还形成倒逼作用,把文化软实力变成促进地方发展的硬实力。 21世纪的连州,正致力推进“大文化”建设,精心打造“文化连州”形象,形成了以“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品牌,全力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进程中探索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 “十二五”期间,连州文化将围绕构建“生态之城、文化之城、旅游之城”的目标,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约占全市GDP比重的6%。 为实现这一目标,连州将进一步发挥丰富的历史人文优势,以《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清远市建设文化强市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打造地方特色文化为方向,以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软实力为着力点,重点打造“三馆三园一区一街一基地”。 “三馆”,即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陈列馆、刘禹锡纪念馆、抗战历史文化陈列馆;“三园”即燕喜历史文化园、过山瑶文化园和清正园“一区一街一基地”即巾峰山文化教育景观区、中山南路历史文化街和“全国写生基地”。 通过丰富城市文化发展新内涵,力争把连州打造成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集聚区,粤北地区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旅游畅旺打造生态旅游黄金线路 被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赞叹为“唯有青山画不如”的连州,近年大力倡导“绿色旅游”、“原生态旅游”,特别是随着清连高速全线开通和二广高速的动工,旅游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场面。2010年接待游客达272万人次,作为省定位的粤北旅游中心城市地位愈趋显现。 连州市长黄裕团介绍,今年将加快旅游景点的深层次开发,加强三省(粤湘桂)六市(永州、郴州、贺州、韶关、清远、连州)旅游区域合作,尽快启动“三连一阳”旅游联盟运行机制,打造区域生态旅游黄金线路。 为此,连州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连州地下河创建国家5A级景区,如今已通过专家评审,有望成为全省第四、清远第一个;推进大东山温泉度假旅游区二期建设和龙潭古镇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4A景区,把福山景区打造成3A级景区,加快中山南路历史文化旅游购物一条街和湟川南路美食风情一条街建设,提升旅游品位。 同时特别注重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以建设“三馆一基地”和“过山瑶文化园”为载体,加快燕喜文化园等历史文化特色游建设,谋求旅游与文化的良性互动,以旅游彰显文化,以文化包装旅游,形成文化与旅游共荣发展的良好局面。 作为我省第二个“中国长寿之乡”,连州特产水晶梨、东陂腊味、菜心以及试种成功的樱桃颇有名气。该市计划今年举办“中国首届长寿之乡美食节”,努力在营造长寿环境、开发长寿产品、整合长寿文化、做强长寿产业上下功夫,达到点“寿”成“金”的效果。 【书记访谈】 生态发展与工业提速双赢 ——专访连州市委书记林文钊 南方日报:连州在广东全省范围内有何独特优势? 林文钊:连州古属岭南门户,历来为中原通往南越的水陆交通要冲、兵家必争之地。所处的独特战略位置,深厚的人文历史沉淀,养育了连州人民的光荣革命传统。 从1929年成立中共连州特别支部起,中共连州地方组织在领导当地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途中,走出了一条极不寻常的发展道路,留下了闪光的足迹。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上级领导关心和当地干群的奋斗下,连州城乡面貌发生喜人巨变,经济社会取得累累硕果,昔日山区小城崛起成为一座富有现代气息和艺术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 “十二五”时期,我们将以建设幸福连州为核心,围绕融入珠三角的发展定位,优先工业、给力工业发展,打造“开放连州、工业连州、生态连州、文化连州、和谐连州”,加快建设“粤西北区域经济文化中心”总目标的实现,让昔日“小广州”幸福崛起。 南方日报:连州将怎样实现这些目标呢? 林文钊:实现上述目标,结合省、清远市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我市为生态发展区的实际,我们在发展方式上作了适当调整,着力谋划生态发展与工业提速的双赢文章。目前正加快推进三项工作: 首先,充分发挥连州的生态优势,规划和实施好《连州市生态发展建设规划纲要》,用完善的市政配套造就招商环境,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谋求工业取得重大突破,探索出一条生态文明发展的路子,构建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生态风貌与城镇景观融为一体、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的发展新格局。 其次是加快招商引资。继续坚持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走出去”的面更阔,从珠三角延伸至港澳地区和更为广阔的沿海和内陆进行招商,以面的拓宽来捕捉更多的商机;“请进来”的面更广,抓住路通财通的有利条件,力争在旅游、文化、商贸、星级酒店、景点升级、文化体育项目、“两矿”中下游企业、制造加工业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是推进工业园区化,打造发展新引擎。工业园区化不仅有利于集聚发展,而且有利于生态建设,要通过大力实施工业园区化战略,使我市工业发展更给力。当前首要是全力支持民族工业园发展,它是连州工业园区的龙头和集约办工业的重头戏。其次全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花大力气引导“两矿”企业向规模化、高端化、精细化发展;做强建滔工业园,做优电力产业,全力打造特色工业。 【幸福光影】 【红色记忆】 邓小平1931年在连州 1931年1月19日,邓小平率红七军经湖南进入连州。在连州的数天里,邓小平率领红军传革命之火种,救群众于火险,灭敌寇之气焰……其光辉足迹,在连州百姓中世代永相传。 带头救火半个县城免于火灾 1930年11月,按照中央指示,红七军前往小北江建立据点。当年底,由邓小平政委、张云逸军长、李明瑞率领的红七军,由桂入湘,跨过粤桂交界的连山鹰扬关,于1931年1月19日进入连县(今连州市,下同)东陂稍事休息。 军部教导队队长冯达飞是东陂人,经他发动宣传,部队得到了给养。1月21日下午,红七军来到连县城外,决定在此休整补充给养再作打算。 红七军在外城驻军后,国民党连县县长叶日嵩命令关闭三道城门,并不断向外城开枪开炮打伤红军多人,使红军的筹饷和群众工作无法进行。 为筹饷和开展群众工作,红七军决定攻城。23日,红七军下令总攻,战士们从南门头青石街、新兴街至东校场一带发起攻击,在轻重机枪的掩护下,战士们沿梯登上南城。 眼看南墙就被突破,城上守敌狗急跳墙,点燃醮满煤油的棉被掷向门下毗邻城墙的板棚,妄图用火阻止红军登城。顿时火光冲天,城外新兴街、青石街、墟场接至荣梓巷一带成了火海。 眼看大火之势不断扩大,邓小平当机立断命令部队:“停止攻城先去救火,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于是红军停下攻城,在邓小平带领下投入灭火中。经过一个昼夜奋战,24日黎明时分大火终被扑灭,抢救出了千多罐煤油,还有大批的洋纱、布匹、百货等。 红军的救火行动和邓小平的表率作用,使连县百姓深受感动。连县的粤楚商会为了感谢红军,筹集了4万元光洋,抬着8000多斤大米、150头生猪等,敲锣打鼓送到红军总部。 邓小平当年写给党中央的《红七军工作报告》里曾记载:在连州因筹款问题逗留了几天,做了一点群众工作,因敌人放火烧街,我们救火给了城市民众甚至商人以很好的影响。 支援革命赠送枪支组队游击 在连县时,邓小平在城隍庙召开民众大会,宣传革命思想。在红军的影响下,连县的一些进步青年如蔡湘等人加入了红军队伍。 连县受革命思潮影响较早,在1929年就成立了由直属粤湘边工委领导的中共连州特支。邓小平很快联系上了中共连州特支成员,指示并鼓励他们坚持斗争。 红七军还向坚持在朝天进行战斗的地下党员李兆甲等人赠送了步枪20多支,组成了游击队伍,壮大了革命力量。 在连县救群众于火险后,1931年1月30日,邓小平率红七军离开了连县北上,不久进入了湘赣苏区。 ( 南方日报记者 黄津 特约通讯员 陈楚然 策划 雷广财 梁有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