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15日,一辆环保列车从德国汉堡出发,带着七节展览车厢巡回欧洲,直至10月份,要拜访18个欧洲大城市,提升各地市民的环保意识。汉堡已被欧盟评审委员会评为2011年“欧洲绿色首都”(34个城市候选)。 2006年5月,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15个欧洲城市签署了一份“欧洲绿色首都”的备忘录,后由欧盟正式决定,从2010年开始,每年评出一个人口在20万以上的欧洲城市为年度“欧洲绿色首都”。2010年的“欧洲绿色首都”为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开展这一评选活动的宗旨在于为欧洲城市的环境友好作出持续贡献、建成绿色欧洲。具体评选标准有11条:1.城市对全球气候变化所作的贡献。2.城市的交通事业。3.城市的绿化面积。4.土地的可利用情况。5.自然和生物的多样化。6.城市的空气质量。7.城市的噪声负荷。8.垃圾产生及处理。9.耗水情况。10.污水处理。11.行政机构对环境的管理。 专家和评委在考虑一个城市上述方面成绩的同时,还要求城市拿出对未来环境保护的构想和计划。因此一个申请城市必须在方方面面(如环保局、城建委、经促会、交通局、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等)的认同和支持下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世界的城市在发展、在增长,欧洲平均有8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如何为居民创造健康、绿色的居住空间已成为城市规划者和行政当局的当务之急;而每个居民的责任心和自觉配合是利人利己的重要因素。 有80万城市居民的斯德哥尔摩是个发展快速的城市,在建设环保型城市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方案,垃圾处理采用地下真空控制系统;从2007年8月开始征收“堵车费”,越来越多的人出门选择公交车辆。净化水质、减少噪声、发展和改善生态及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活质量被列入未来计划。 拥有近180万人口的港口大都市汉堡的空气质量一向得到好评,在减排节能上成绩斐然,几年来对城市的公共建筑物大型电老虎采取措施,更换老式冰箱、采暖设备和老式锅炉系统。尽管如此,汉堡将以欧盟要求的2倍律己,至2020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将减少40%。大力开展“绿肺”工程每个居住区必须有公园或一定面积的绿化设施,300米之内必须有一个公交车站。 据悉,专家和评委将分别推举西班牙的维多利亚-加斯泰兹和法国的南特为2012年和2013年的“欧洲绿色首都”。维多利亚-加斯泰兹在降低城市用水量和净化水源方面做得十分出色;而南特曾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人类的目标是建设“绿色地球村”,欧洲是先走一步了。中国规划网北京5月1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