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郑州4月23日电 记者王艳 8条城市道路改造拓宽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实施;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已经出台方案征求各界意见;4个公益设施项目也进入规划设计招标阶段;两个生态游园改造项目正在前期测量、设计……2011年刚开局,孟州市按照“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农业提升、民生改善”的总体思路,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的,以总投资23.83亿元的20个重点项目为抓手,全方位推进城市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市城市建设总投资将达60亿元,城市发展一年大起步,二年大变样,三年大提升绝不是一句空话!”展望未来,孟州市委书记魏超杰信心百倍,“届时,工业经济和第三产业也将在城市发展的带动下实现质的突破。” 科学规划控规编制和城市设计。为了加快引入先进、全新的规划理念,推动城市规划决策更加科学规范,该市聘请上海现代集团国家级设计大师邢同和教授带领有关人员来孟实地考察、制定控规编制,高起点、高标准绘制城市发展蓝图。同时,牢固树立“土地服务规划,规划指导开发”的工作理念,真正将规划放在先行位置,坚决做到三个“一律不准”,即:凡没有搞好控制性详规的一律不准开发建设;凡不符合发展理念的规划一律不准通过;凡不符合总体风格要求的设计一律不准审批,切实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和连续性。 多元投入破解城市建设资金困局。针对城市建设投资数额较大,单靠财政投入很难取得突破的现状,该市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方筹资为辅的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拔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以财政资金为杠杆和支点,带动社会资本以BOT、BT等方式投入城市建设;依托平台融资,加快资源整合,集中做大做强城投公司,组建公共住房建设投资公司,把这两个公司打造成城建项目的建设主体、投资主体、融资载体;强化开放引资,在老城区改造、城镇基础设施、住房建设等领域,与中储粮集团、郑州宏信置业以及洛阳、焦作等多家公司进行专题招商和金融对接,进一步扩大融资规模;经营城市募资,加快推进土地开发与储备,着力培育土地市场,带动土地增殖;积极向上争资,利用国家加大公共租赁住房投入和农村公路建设等政策,大力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进行捆绑使用。 突出民生为本优化城市环境。该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河南省文明城市为总目标,安排资金约2620万元,实施滨河公园四期项目,该项目6月初正式动工,建成后可新增绿地9.2公顷;安排资金约1500万元,实施生态园改造项目,包括西岭湖改造,绿化亮化、喷灌及配套设施;安排资金约5.3亿元,新建一座能容纳5000人、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的体育场馆,建成两栋行政综合服务办公楼,新增公租房375套,启动南街村、将台村、北何庄村、富村等四个城中村改造,改善农村公路13公里,通过实施一系列城市公益设施项目,改善城乡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 产城一体实现城市和经济无缝融合。为了实现产业集聚区与孟州市区的资源共享、无缝融合,孟州市计划投资约2.9亿元,采用BT模式,打通全长10.66公里的黄河西路,启动总投资1.42亿元的南环路拓宽西延工程,加上原有的常洛路,三条主干道实现由市区5分钟直接通向产业集聚区。同时,紧锣密鼓筹备黄河公路大桥重点工程,进一步敞开产业集聚区对外开放度,该工程全长31.02公里,项目总投资10.41亿元,其中设黄河特大桥一座,长2759米。目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初步设计已完成,正在办理法人变更,计划10月底前开工建设。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