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彩云路拟增设自行车步行专用道 新闻速读 呈贡新区新一轮修改规划中,在彩云路两翼布置两条平行的自行车道,并增设一条仅供公交车、步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推进无尾气、无拥堵的通勤便道。此外,盘龙江沿线也将设计一条全新的慢行交通系统示范段。 呈贡新区建设日新月异,如何推行低碳建设,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昨日,“新城市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公交导向开发的创始人彼得·卡尔索普和美国能源基金会的专家团队来昆,就呈贡新区低碳城市建设及商业核心区的开发规划进行指导。 云南是国家发改委确定的首批低碳试点省份,作为全省低碳建设排头兵的昆明,近年来也加快了建设步伐,“构建绿色阳光之城”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认识和统一的行动。 呈贡新区是昆明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在城市规划中积极推进“低碳城市”、“慢行城市”建设,先后邀请一批国际专家参与规划编制。在国家发改委今年3月中旬举办的低碳城市国际研讨会上,呈贡新区作为唯一一例低碳规划个案,得到发改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以及与会各试点地区代表高度关注。此次彼得·卡尔索普来昆,将主要就上一轮讨论会以来所做的修改更新进行解答,并深入讨论道路建设及商业区开发用地等事项。 彼得·卡尔索普介绍,“新城市主义”在上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它立足于低耗能低排放的社区结构,强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方便宜居,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城市的重视。昆明呈贡新区”,是这一规划思维在中国综合实施落地的第一例。 呈贡新区将全面贯彻应用全球大城市普遍认可、正在实践的TOD原则和NMM理念,即以公交为核心,通过道路网络、街区结构、功能布局的合理规划设计,减少不必要的机动车出行量,辅以彼此连贯的园林、公共设施等,真正让城市成为人们迈步可达、方便亲切、健康清洁的“新城”。空气更加清新,生活设施集中,道路通畅宜人。 在新一轮的修改规划中,彩云路设计为“二分路”后,通过对车辆分流,削减主干道为两车道,大规模增加绿化,可把彩云路改造为林荫大道。增加湖泊及公园,让行人可以方便地步行到各区域,实现每400米有一个街头公园。在彩云路两翼布置两条平行的自行车道,并增设了一条仅供公交车、步行、自行车使用的道路,推进无尾气、无拥堵的通勤便道。 此外,对于商业核心区开发,应对可售地块进行划分,减少大地块出让,提升附加值,而自行车道及步行道应由开发商来建设。 此次彼得·卡尔索普来昆,美国能源基金会还将与昆明市规划局签署2011年度合作项目意向书,该基金会可持续城市项目将支持昆明市编制低碳交通规划设计导则,并将为昆明设计一条全新的盘龙江沿线慢行交通系统示范段。 随 评 “慢行”让城市更加宜居(潇波) 一年300多天都是优良的空气、逐渐变清的滇池再加上城市道路中绿色的元素,无疑是昆明这座城市最大的“福气”。如今,除了“绿”,昆明又有了一个新的主题——“慢”。新一轮修改规划中的呈贡新区彩云路和盘龙江沿线将在全市范围内首先尝试“慢”,即把原来快车道的设计,改为既有自行车道、人行道,又有湖泊、公园、树林等休憩空间的道路,看似简单的一个调整,却隐含着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新理念——不再单纯为让汽车快速通行而建设道路,要建让人们可以放慢脚步,慢慢地在路上品味这座城市、享受生活的道路。 慢行交通既是城市交通出行方式中的一类独立出行方式,也是其它机动化出行方式不可或缺的衔接组成。不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何种水平,它均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慢行交通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出行,它更是城市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慢行交通是实现人与人面对面身心交流、城市紧张生活压力的释放、城市精彩生活感受的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活动载体;而对于慢行比例很高的支路与城市核心区,让慢行者优先,限制机动车流量、流速等,提高慢行交通的自由度和舒适度,可以避免出现交通节点。慢行交通更隐含了公平和谐、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且在提高短程出行效率、填补公交服务空白、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保障弱势群体出行便利等方面,具有机动交通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在当前能源供应趋紧、大城市交通拥堵加剧的背景下,规划高品质的慢行交通体系能够引导市民形成全新的出行观念。通过营造环境优美宜人、高度人性化的慢行环境,可以增进市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保护市民的生活安全、促进城市居民创造力的发挥。并可直接支持城市休闲购物、旅游观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提升。从而增进提高城市整体魅力。“慢行”让城市更加宜居,指日可待。(昆明日报 记者吴劲松) 中国规划网昆明4月6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