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泉州以国际一流 海湾型大城市为发展目标

时间:2011-03-28 09:4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郑意凡
以国际一流 海湾型大城市为发展目标(图)


  [人物名片]

  苏东水,泉籍著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泉州模式”理论首创者,复旦大学首席教授,IFSAM理事兼中国委员会主席,中国国民经济管理学会会长。

  1986年,苏东水经多次调研,在国内从理论上首次提出“泉州模式”,即“股份制的经济形式,外向型的市场经济,国际化的经营道路,侨洋式的生产条件,灵活的经济管理和‘五缘’经济网络关系”。

  2006年,他在《再论“泉州模式”》一文中,重新总结了“泉州模式”的新特点,即发达的集群经济、特色的县域经济、活力的品牌经济、发展的创新经济和新型的文化经济。(郑意凡/文 陈英杰/图)

  26日,在“泉州模式”25周年发展研讨会上,该理论的创始人苏东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认为,泉州应以国际一流的海湾型大城市为目标,实现跨越发展。

  三论“泉州模式” 剑指转变提升

  历经25年风雨,“泉州模式”应注入哪些新的时代内涵?自1986年、2006年后,苏东水第3次纵论“泉州模式”,重绘家乡发展蓝图:海西现代化中心城市、发达的总部经济、繁荣的第三产业、强大的城市综合竞争力、优越的人居环境。

  他说,实现这一蓝图,泉州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以质取胜,加大宣传,扩大泉州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推动更多企业上市,做大资本市场的“泉州板块”;提高社会文化水平,打造国际文化中心;加快集群经济发展。“泉州面朝大海,有丰富的岸线资源,因此还应充分利用多港口的优势,发展港口群,以此带动交通运输、国际贸易、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展,复兴海丝盛景。”

  “城市要内外兼修,以人为本”

  “如今晋江两岸焕然一新,隐隐有上海黄浦江两岸的繁荣气象,这在3年前不可想象!”回乡后目睹巨变,苏东水既惊又喜,他希望泉州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加速推进总部经济区、泉州湾跨海大桥等重大工程,在海西大局中昂起发展龙头。

  今年是泉州的“城市建设管理年”,苏东水认为,在撑大城市体量的同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也很重要,要善于科学制定和调整城市规划,为城市绿化和居民活动预留足够空间;要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道德水准和现代意识,教育他们遵守法律、交通规则和文明规范;要提升社区管理水平。

  “爱拼未必赢,会拼才会赢”


  “当下企业要发展不能光靠爱拼的血气之勇,还要会拼、善战。”苏东水说,泉州企业家要更重视学习,多读书,将中西方经营管理思想的精髓运用到企业里。在经营中,要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产品质量,让泉州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要更注重从内需角度考虑产品走向,同时,善于利用“五缘”优势,拓展多方面关系,发展外向型经济。在管理中,要以德为先,讲社会责任;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泉州是用工大市,劳动力稳定,企业才能持续运转。企业家要更加关注劳动者的生存与发展。我相信,只要做到不让任何一个来泉务工人员子女上不了学、不让任何一个来泉务工人员家属看不起病、不让任何一个劳动者拿不到应有的薪酬,泉州自然会吸引人才源源不断地汇流。” 中国规划网福州3月28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