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城镇全面发展,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水平,扩大内需 “十二五”对城市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十七届五中全会党中央对十二五规划做了一个建议,“十二五”的建议是咱们国家各级政府制定的纲领性的文件,我们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里,我们可以读出来我们对城市发展会带来哪些影响,“十二五”规划整体的思想脉络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它的我一个主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五项要求: 第一,是经济结构的转型。其次,后边还有四项,包括保障民生、科技发展、改革开放等等。第一项是经济结构的转型,不是我们传统的观念上理解的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经济结构的产业的转型是内需和外需经济结构的转型。随着世界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的影响,我们目前来看,是远远高于中国的。在欧洲的债务危机和发达国家的就业和经济增长这些例子来说,是看不出经济复苏的趋势。从我们国家“十二五”发展要扩大内需。这里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内的投资;另一个是国内的消费。从这两个角度说,我们毫无疑问,我们下一步扩大内需的重点是扩大消费。一方面我们靠投资增长拉动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同时,我们现在的投资增长速度已经很高,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已经很大,不光是工业部门面临着产能过剩的风险。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比较快,很多方面也在逐渐的趋于饱和。
以后的发展重点是什么? 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仅仅大城市的发展是不够的,十二五规划,我们注意到,今后的发展,将会使大中小城市得到协调的发展,我们政策上有一些突破。比如要对中小城市的农民落户放开户口。我们要对在城市里有稳定职业的农民工解决住房问题,所有我相信我们中国的大城市有发展的空间。其他的中小城市在“十二五”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现在说的整个经济贡献中占40%,连印度我们都不如。但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在哪里,我觉得中国的生活性服务业,其实满足度比较高,比如餐饮、美发以及和所有和生活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很高的。中国的服务业落后在生产性服务业的落后,和生产相关服务业我们大大落后了。比如设计、金融、保险、物流和一些生产相关的一些研发等等这些服务业,我们是远远不够的。下一步我们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要大力提升,不仅要大力发展我们生活中的商品、超市、餐饮这些服务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在中国和北京、上海,作为全国领头的城市将会得到大力的发展。这是我们真正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我们真正实现内需扩大消费里提升服务业的重要一环。我们要看到城市发展的前景,看到我们今后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将会迅速的发展。这将对我们改变城市的结构,提升城市的功能,做出重要的产业上的支撑。所以我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和一些大城市发展是充满信心的。因为我们的空间,发展空间和管理空间有很大的余地,大城市的集聚程度高,效率高,以后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支撑。财新网 中国规划网北京12月26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