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打通城市“经脉” 优化发展空间

时间:2010-12-20 12:01来源:沈阳日报 作者:王靖瑄

  “沈阳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去打通城市的"经脉"。”12月18日,城市建设专家、沈阳建筑大学党委书记张福昌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解读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报告有关“推进重点地区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内容。
  报告摘要1:“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大浑南建设,以浑南新城建设为龙头,千方百计做好征地、拆迁、融资等各项基础性工作,确保高质量、高效率推进全运会比赛场馆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张福昌指出,大浑南建设是沈阳未来的希望所在,它搭起了沈阳今后几十年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框架,使浑河真正成为沈阳的“中心河”,实现沈阳城市“南北均衡、东西相映”的发展格局。
  报告摘要2:“加快沈阳西站综合枢纽、京哈高铁沈阳北站、桃仙机场改扩建、铁路新南站等重点工程的施工进度。”
  张福昌认为,报告提到的这些重大工程都是事关沈阳区域便捷化和快速化大型立体交通枢纽的前瞻性工程,必将进一步拓展沈阳的中心城市功能和现代化水平。
  报告摘要3:“实施南北二干线以及二、三环改扩建和四环新建工程,加快启动三座跨浑河大桥改造和建设。全力争取地铁2号线明年年底前试运营,启动地铁1号、2号延长线建设,做好地铁4号、9号、10号线前期工作……”
  张福昌认为,南北二干线建成后,将极大缓解青年大街等南北的交通压力。二、三环改扩建和四环新建工程,充分体现了一种“大交通”意识,在沈阳市乃至整个沈阳经济区构建起来四通八达的“黄金环线”。新建沈河区新立堡街、东陵区汽车博览园跨越浑河的两座大桥,同时对现有的东陵桥进行拓宽改造,将彻底改变城市东部交通状况。地铁线路陆续运营,使市民步入一个多元化的出行空间。
  报告摘要4:“加快推进艺术中心、中国工业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全面实施"金廊"沿线景观提升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
  张福昌说,对城市来说,地标是建筑更是文化。建成后的艺术中心将成为沈阳展示高雅艺术、举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地标。本报记者 王靖瑄  中国规划网沈阳12月20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