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城”风姿入眼来
时间:2010-12-11 13:17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王艳
|
|
——记大竹县着力打造“川东一流中等城市”
漫步在竹城大街小巷,徜徉在公园广场,你会感觉到,这里街宽路畅、草绿灯亮、楼高房美。
近年来,大竹围绕“开发新区、改造旧城、绿化美化、完善功能”的工作思路,坚持高起点抓规划、高质量抓建设、高标准抓管理,着力打造“川东一流中等城市”。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18万人,建成广场5个、面积3万平方米。
高起点规划 提升城市品位
大竹县把规划作为龙头,认真抓好城市规划。1979年,建成2.545平方公里的街市。1984年,重新制定县城总体规划。1992年、2001年先后对《大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2007年按40平方公里、4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规模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今年9月通过四川省建设厅评审。县城建设目标:具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交通发达,商贸繁荣,生活方便,人居环境优美,城市风貌独特的“川东一流中等城市”。
高质量建设 完善城市功能
做好新区开发。近年,重点推进了以北城新区和东湖新城为重点的新区开发。北城大道、体育大道、滨河大道等新区干道建设全面完成,东湖广场、环湖健身大道建设快速推进。高档住宅小区陆续入驻北城和东湖两个新区。新区的开发带动了整个城市道路主干网的形成,拉开了城市骨架,拓宽了城市空间。
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相结合,不断加快旧城改造步伐。2003年启动北门片区旧城改造。目前拆迁工作全面推进,现已完成拆迁1124户,已竣工和投入使用的房屋面积达24.2万㎡,正在建设的房屋面积为18.6万㎡。今年,启动西门片区旧城改造,目前拆迁工作顺利进行。
注重市政道路“大整容”,先后改造了国道210线、318线城区过境段、新华街、北大街、青年路、东湖路、迎宾大道等10余条城市主干道、人行道和景观,建成了新华广场、金利多广场、青年广场、煌歌广场、东湖广场等5个风格各异的休闲广场,添置了高档路灯和绿化景观,并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对城区示范街道进行风貌打造,逐步形成了“一街一景、一街一品、各具特色”的城市风格。
搞好城市绿化和环境卫生。围绕打造“中国竹城”定位,在绿化中注入绿竹、苎麻文化。城区现有绿地面积2300余亩,行道树4600余株,城区绿地率32.3%,人均公共绿地8.01平方米。2008年启动了护城河治理工程,总投资5.7亿元。投资1800万元修建了垃圾处理场,日处理垃圾达150吨,建成城区垃圾中转站4座。同时,对城区内标志性建筑、重要景点和沿街建筑实施亮化工程,增添绿化照明,美化城市夜景。
高标准管理 树立城市形象
城市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大竹县出台了《县城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交通、市场、广告经营、建筑渣土等管理办法。对沿街沿路骑门摊、流动摊、占道经营摊点进行拆除取缔,对夜市、农贸市场统一整治规范,纠正乱停乱放、乱摆乱设、乱张乱贴、乱堆乱占、乱搭乱建、乱牵乱挂、乱倾乱倒等行为。着力建立长效机制,落实“门前三包”业主负责制、社区管理分片负责制、机关管理单位负责制、行业管理部门负责制、公共区域环卫负责制。全县130个单位和部门建立了“门前三包”责任监督岗,形成了齐抓共管、整体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中国规划网成都12月11日电 记者王艳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