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河北省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

时间:2010-11-09 10:32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白雪

    全省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会议强调,认识优势,科学定位,打造环境,重点突破,在服务首都中实现河北跨越式发展■会议传达了李源潮关于河北充分发挥环绕首都优势、在服务首都中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紧邻北京的13县(市、区)重点突破,以新兴产业为主导,加快推进四类园区、六大基地建设     

环首都经济圈 (13县1圈4区6基地) 制图/展茂光

    13县 环绕北京的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见左图)

    1圈 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

    4区 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

    6基地 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

    10月22日,省委、省政府在三河市召开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工作会议。会议开始时,省委副书记、省长陈全国首先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关于河北充分发挥环绕首都优势、在服务首都中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他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李源潮同志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加快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谱写河北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篇章。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张杰辉主持会议。

    陈全国指出,省委、省政府对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张云川同志对贯彻李源潮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环首都经济圈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识优势、科学定位、打造环境、重点突破,在服务首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要认识优势。要深刻认识、紧紧把握、充分利用河北环绕首都的独特优势,借机而动、顺势而为,通过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把政治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本优势、文化优势和旅游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新优势。

    二要科学定位。环首都经济圈的总体构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紧邻北京、交通便利、基础较好、潜力较大的县(市、区),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打造环首都经济圈,简称“13县1圈4区6基地”。13县(市、区),就是涿州市、涞水县、涿鹿县、怀来县、赤城县、丰宁满族自治县、滦平县、三河市、大厂回族自治县、香河县、广阳区、安次区、固安县;1圈,就是以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经济圈;4区,就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科技成果孵化园区、新兴产业示范园区、现代物流园区;6基地,就是在环首都经济圈内建设养老、健身、休闲度假、观光旅游、有机蔬菜、宜居生活基地。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定位是:通过加强与首都地区的对接融合,把环首都地区打造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经济崛起圈,打造成为吸纳首都产业转移的新兴产业圈,打造成为独具魅力、舒适怡人的休闲度假圈,打造成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环保圈,打造成为安定和谐、宜居宜业的幸福生活圈,打造成为各具特色、靓丽精美的明星城市圈。

    三要优化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形成亲商、引商、扶商、安商的浓厚氛围。二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树立创新意识和“特区”理念,对首都转移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在土地、注册、审批、税收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优惠。省、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审批权限,除个别需政府把关的特殊行业外,一律下放到13个县(市、区)政府及园区的管委会。三是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全方位完善配套服务,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为客商提供全方位的便利条件,使他们生活上舒心、工作上安心、发展上尽心、创业上倾心。

    四要重点突破。加快推进四类园区:一是推进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区建设。在环首都13个县(市、区)规划建设高层次人才创业园(规模不低于5平方公里),每个县(市、区)建设一个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体的“人才家园”(总量不低于10000套),为高层次人才来冀创业提供住房和生活服务。二是推进科技成果孵化园区建设。以完成科技成果中试阶段为主要目标,吸引首都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科研成果入园孵化。三是推进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产业和高端服务业等为重点,积极承接首都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四是推进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利用北京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物资流动需求,规划建设面向首都、辐射全国的仓储、配送、运输等现代物流产业园。

    加快建设六大基地:一是建设养老基地,逐步建立与北京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建设健身康复基地,培育集保健、康复、锻炼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体系。三是建设休闲度假基地,打造大型旅游综合体,开发建设一批精品休闲旅游品牌。四是建设观光农业基地,规划建设一批集农家游、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观光园。五是建设蔬菜发展基地,力争经过2-3年的努力,使河北蔬菜在首都市场的占有率达到60%以上,高档蔬菜占到30%以上。六是建设宜居生活基地,营造环境优美、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吸引首都居民购房置业。

    五要强化保障。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形成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发展的强大合力。二要强化机制保障,形成完善的体制机制、督导机制、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各地推进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积极性。三要强化责任保障,形成各地各部门分工负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四要强化社会保障,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首都来冀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五要强化舆论保障,形成全社会关心、参与、支持环首都经济圈建设的浓厚氛围。

    六要跨越发展。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基本要求,尽快把环首都经济圈建成科学发展的示范区、京津冀一体化的先行区、跨越式发展的样板区、支撑河北发展的重点区。力争到2015年,环首都13个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两番,地区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200亿元达到50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由2010年的200亿元达到800亿元,城区总人口由2010年的165万人达到300万人,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3.7%达到60%;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比2015年再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000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1600亿元,城区总人口达到40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0%,为实现河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提供强大支撑。

    赵勇对建设环首都经济圈进行了具体部署。中国规划网石家庄11月9日电 记者白雪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