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空前“暴堵”折磨北京交通 城市规划如何方便居民出行

时间:2010-09-19 09:55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为之

  核心提示:9月17日,一场秋日的细雨帮助北京交通创下了新的拥堵纪录:从中午就开始的拥堵,在19时左右达到峰值,直到23时左右才得到彻底缓解。空前“暴堵”给市民留下痛苦记忆,也同时引人深思:是什么造成了这场空前大堵车?北京交通的出路又在何方?

21时30分,北二环车流依然行驶缓慢。记者 戴冰摄

 

  143条道路拥堵创下北京交通纪录

  由于下雨,又赶上周末,昨天从中午开始交通就不太顺畅,与此后的晚高峰基本连在了一起。晚高峰,市交管局对外网站的拥堵路段提示显示,二环、三环几乎全线拥堵。到21时,拥堵路段仍有61条。

  秋雨添乱京城暴堵

  昨天下午2点20分,陈先生从世茂大厦出发,前往新华社办事。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一趟来回27公里的路程,竟耗费了他5个小时。其实,平时这一趟来回只需要不到2小时。

 

  6因素叠加造成空前拥堵

  交管部门对严重堵车进行了分析。交管部门认为,堵车的主要原因有六项。

  ①全市普降小到中雨,湿滑路面上车辆行驶缓慢。

  ②周末各类聚会出行过于集中。

  ③尾号4和9的限行车辆较少。

  ④中秋临近,进出京道路及交通枢纽、繁华商业街区交通压力突现。

  ⑤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迅猛,截至9月12日机动车保有量超过451万辆,市区道路处于超饱和状态。

  ⑥路面剐蹭事故增多。

 

  尾号为4车辆较少 限行效果打折

  当日车辆尾号限行分别是4和9,4与“死”同音,较少车主选择尾号为4的车牌,所以限行车辆相对较少。

晚高峰暴堵,部分乘客最终失去耐心,下车步行。记者王苡萱摄(来源:京华时报)

 

  专家:归根结底是城市规划问题

  17日,北京拥堵路段打破历史纪录。对此,汽车研究专家贾新光说,北京的交通状况非常脆弱,正常情况下还是能够维持通行,但一旦出现此类下雨、下雪的极端天气,整个路网就会经受很大的压力,拥堵路段增加也是必然的。究其根源,还得归结到北京的城市规划和人口现状,城市规划如果只想摊一张大饼是不行的,要解决日益拥堵的交通问题,靠限行是不够的,人口太多对北京没有好处,而人口与城市规划问题,可能最先在居民出行方面体现出来。

  乘公交出行遭有车族抵触

  警方呼吁市民尽量改变出行习惯,多乘坐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节省时间,减小交通压力。然而,面对警方的建议,不少市民并不买账。家住天通苑的市民孙女士说,每天两次和大批陌生人前胸贴后背,对乘客,特别是女乘客实在是种煎熬。“自己开车,起码能避免这种尴尬。”

  能否制定更可行的交通预案

  交通拥堵的背后原因是北京大幅度增加的人口、高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以及多个卫星城不甚合理的规划,导致“潮汐交通”太过明显。人民网网友“天下为公”说,即使只是治标,市政府有关部门也早该痛下决心。对昨天的堵车,交管部门应该提前有所预见。那就应该在晚高峰到来之前,通过短信或北京的门户网站,提前发出预警。

  (责任编辑:杨宇飞)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