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 西部大开发根本路径和战略选择

时间:2010-09-19 09:51来源:成都日报 作者:李影

  西部大开发的十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经济增长最快、发展质量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西部大开发十年,成都已经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引擎城市和引领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教授李后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西部大开发十年,成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倍,最突出的特点是民生优先,最成功的做法是城乡统筹,最主要的经验是城乡一体化的“成都模式”。

  十年大开发

  成都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现实样本

  李后强认为,西部大开发给四川和成都至少带来了四大机遇:一是政策机遇,国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西部发展的优惠政策;二是市场机遇,国家重点支持西部建设公路、铁路、水利、电力和通信等基础设施,有利于四川商品市场的扩大;三是投资机遇,西部大开发的实施,促进了投资需求的进一步扩张;四是解放思想机遇。

  “2003年,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破冰’,始于民生最为迫切的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几大领域。坚持以推进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引导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为基本方法,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市场体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六个一体化’;加强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建设,成功破解了中国关于城乡二元发展瓶颈的难题,正成为中国公民权利从城乡二元分割走向城乡一体化的一个现实样本。”李后强进一步解释说,十年西部大开发,成都实现大发展,七年城乡一体化,成都城乡共繁荣。城乡一体化是“成都模式”的核心内容,是成都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根本路径和战略选择,是成都领跑西部的力量源泉和坚实基础。

  成都领跑全省经济发展

  成都经济区雏形初现

  李后强认为,在西部大开发这十年里,成都突破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发展方式的转变,西部大开发十年,成都经济快速发展。二是全力改善民生,推进医疗改革、教育改革、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4倍。三是交通建设大突破,成为中西部重要交通枢纽,初步构成连接城区、覆盖乡村、城乡一体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四是对外开放盛况空前,实际使用外资增长9.6倍。五是区域合作,“成都经济区”雏形初现。

  “成都在西部大开发的这十年中,领跑全省经济发展。”他表示,这种快速发展对于四川的其他市(州)来说,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从成都的快速发展中,可以提炼出积极处理好‘五大关系’的宝贵经验:一是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二是处理好总体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关系;三是处理好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四是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外部支持的关系;五是处理好改革创新与按规律办事的关系。”

  做强做大“成都极”

  筑牢筑高“成都峰”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站在新的起点上,四川、成都面临什么样的全新机遇呢?李后强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共有13部分57条,优惠政策10条,力度更大、领域更宽、优惠更多、起点更高、视野更广、思路更新、布局更优、照顾更全。文件提到成都的有6处,即交通网络、区域金融中心、内陆开放、统筹城乡、成渝经济区、西部博览会等。成都站在了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李后强说,面对机遇和挑战,成都可以把统筹城乡、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大内需、灾后振兴计划等机遇结合,产生叠加、嫁接效应。特别是统筹城乡、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四大机遇,具有很强操作性。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都是西部的最强增长极,是西部之心。因此,要做强做大‘成都极’,筑牢筑高‘成都峰’。”李后强表示,“成都极”主要是指成都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要在中西部保持领先地位,敢于与发达的东部沿海比肩,实现新的跨越,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本报记者 李影  中国规划网成都9月19日电

  (责任编辑:杨宇飞)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