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许昌市加速城镇化进程 不断开创城乡建设新局面

时间:2010-08-06 10:10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刘丹

省长郭庚茂在我市主持召开城乡建设座谈会时强调

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改革创新不断开创城乡建设新局面

张大卫安惠元等参会李亚作典型发言

 

    8月4日下午,省长郭庚茂在我市主持召开城乡建设座谈会,和来自全省部分市、县的负责人座谈交流,总结成功经验,探索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乡统筹的实现途径,研讨促进城乡建设的政策性措施。郭庚茂指出,推进城乡建设,核心是以人为本、群众受益,基本要求是产城融合、相互促进,根本途径是改革创新,要把加强城乡建设提升到全局地位、根本性举措和紧迫任务的高度来认识,着力加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开创城乡建设新局面。副省长张大卫,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安惠元,市领导李亚、石克生、杨献波、张宗保、申武装和省直有关部门及相关市、县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代表市委、市政府就我市城镇化推进工作作典型发言。他说,近年来,许昌市在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重点做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立足中原城市群“紧密层”和“半小时交通圈”的定位,结合许昌实际,明确了市区东移北进、向北为主的发展方向,确定了“带状城市、向心布局、组团发展、城乡统筹”的总体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中心市区、县(市)城区、重点镇、中心村4个层次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二是强化规划引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把城乡规划作为城市建设的第一资源,市里新成立了城乡规划局,理顺了市区的规划体系,建立了城乡一体规划管理体制,在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机制上进行了完善,坚持“三规合一、三规同向、三规同步”的原则,完善了规划体系。

  三是加强城市基础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积极运用BT、BOT等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用, 有效破解资金瓶颈,坚持每年建设一批城建重点项目。坚持群众、政府、企业“三满意”原则,通过政府统征储备、市场开发运作、村企开发共建、结合村庄整治腾村换地4种模式,科学有序推进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强化交通基础设施、环保基础设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更好地惠及了民众。

  四是加快许昌新区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准的许昌新区总体建设方案,着力打造“四区一基地”,坚持“规划是龙头、产业是支撑、项目是抓手、设施是基础、运作是关键、机制是保证”,加快推进新区建设,为许昌赢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五是着力增强产业支撑,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牢牢抓住产业集聚区这个载体,以产业发展决定城市建设规模,以就业岗位决定人口转移进程,全市10个产业集聚区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承载能力明显提升。

  六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着力打造宜居许昌。坚持建管并重、建管衔接,扎实推进以精细化、数字化和夜景灯饰化为内容的城市“三化”管理,细化具体化城市管理标准1320小项,管理精细至道路坑槽面积、烟头纸屑数目等细微之处;连年实施亮化提升工程,3年内亮化楼体510栋;投资1600万元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心建成投运。

  七是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坚持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推进,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以许昌新区和城乡接合部为重点, 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人口转移,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李亚说,在加快城乡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许昌有三点体会比较深刻。一是规划是先导,是引领,是城市建设的第一资源,重在执行,重在落实,重在统筹。二是建设是核心,是关键,难题在于融资,难题在于实践,需要改革创新,有效破解。三是管理在于经常,在于平时,需要尤为注重建管衔接,建管并重,多策并举。下一步,许昌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真正把城镇化提高到全局性的地位,作为根本性的举措、紧迫性的任务,不断推进许昌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听取我市汇报过程中,郭庚茂多次对我市投融资平台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做法和经验表示赞许。随后,郭庚茂认真听取了洛阳市、漯河市、舞钢市、邓州市、柘城县、新县、沈丘等市、县负责人发言。他指出,7月22日省委、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结合外部客观环境和河南实际,提出了下半年"以招商引资等三项重点工作带动全局、以城乡建设增强内需动力、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的中心任务。城乡建设作为今后一个阶段的历史性任务,是适应国家扩内需、增强发展动力的根本举措,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统筹、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举措,也是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增强承载能力和城市发展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地要把加强城乡建设提升到全局地位、根本性举措和紧迫任务的高度来认识,把它作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完成工业化、城镇化历史任务的重大战略措施来抓。推进城乡建设,核心是以人为本、群众受益,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通过城镇化推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推进城乡建设,基本要求是产城融合、相互促进。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承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提条件,所以产业集聚和发展的规模决定城镇化的进程和城镇的规模。反过来讲,城市功能的完善、品位的提高也会为承接转移、发展产业提供条件,增强竞争力。推进城乡建设,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根本途径是改革创新,既要发挥党委政府的指导、协调作用,更要善于利用市场机制解决问题,做到拓展新思路、引进新机制、推出新办法,真正通过改革创新,持续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切实加速城镇化进程。

   (中国规划网8月6日电 记者刘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