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未来安徽或进长三角新规划

时间:2010-06-29 10:05来源:未知 作者:白雪松

  中国规划网合肥6月29日电(记者 强飞) 近日,已获国务院批复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公布。虽然规划以上海、浙江、江苏一市两省为地理范畴,但在长达59页的规划中多次提及安徽、皖江城市带以及我省的黄山、芜湖等城市。特别是在提及“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南京城市发展定位”以及“加强区域合作方面”,都单独提出辐射对象——皖江城市带,要求长三角增强辐射能力,促进产业的梯度转移。以此看来,长三角规划虽然以一市两省为规划范围,但国家显然是在着眼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中西部特别是毗邻长三角的安徽板块的发展。

  长三角“直补”安徽南北中

  被定位为亚洲门户的长三角地区在此次规划中不仅强调了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强调了作为辐射中心,对周边的拉动作用。规划中多次提及南京都市圈对皖江城市的辐射、淮海经济区对皖北的辐射拉动以及沿杭州一线至黄山皖南地区的旅游带等空间拓展。

  在长三角规划中提出要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规划认为南京要发挥沿江港口、历史文化和科教人才资源优势,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长江航运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

  规划中明确将“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与“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直接联系在了一起。实际上,南京都市圈的概念提出至今已有10年之久,我省的马鞍山、滁州、芜湖、巢湖四市早已纳入其中,与南京“结义”已有多年。此次规划进一步强调了在长三角区域内,南京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责任”。

  不仅沿着长江,长三角将以南京都市圈为门户辐射皖江。在此次长三角规划中还提到了淮海经济区的推进。虽然知名度不及南京都市圈,但淮海经济区早在1986年就已经成立,包括以徐州为中心的四省二十个地级市。我省的淮北、宿州、阜阳、蚌埠、亳州均在列。

  在长三角的旅游产业规划中提出了加强旅游合作,联手推动形成“一核五城七带”的旅游业发展空间格局。其中提出,以杭州-千岛湖-黄山为主的名山名水旅游带,并在规划中提出了杭州至黄山的客运专线。

  为皖江城市带定下新平台

  在长三角规划中涉及安徽最多的是南京都市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南京都市圈建设,促进皖江城市带发展,使之成为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国家批复后,同样成为国家战略。

  长三角规划与皖江示范区规划同为国家战略规划,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之前接受“徽商故里行”沪苏浙闽粤皖六省市采访团专访时,王三运省长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与示范区规划相互呼应、相互衔接。他说,长三角规划特别强调,整合优化东部地区各种优势,实行梯度推进,带动中西部发展,而皖江在产业梯度转移中既有近水楼台之利,又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

  那么,长三角区域内的学者如何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记者昨日采访了南京市住建委研究室主任陆玉龙。 “南京都市圈显然成为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之间的一个重要平台。 ”陆玉龙认为,南京都市圈并不仅仅是南京人的都市圈,之前,安徽已经有四个城市加盟。在这次长三角规划中又同样将南京都市圈而不是南京市定位成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

  这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它连接着长三角与皖江示范区两个国家战略;这是一个跨区域的平台,它存在于江苏、安徽两省之间,包含了以南京为核心的长江中下游多个城市。

  宁合都市圈可借势“出击”

  实际上,陆玉龙虽然任职南京市住建委研究室主任,却对安徽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曾提出过“宁合都市圈”的构想,这一次长三角规划获批,他觉得是“宁合都市圈”携手规划并再次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绝佳时机。

  构想中的“宁合都市圈”位于长江中下游区域,南北跨江呈块状分布,东西跨越苏皖两省,以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为双核心,包括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宣城、六安、巢湖、滁州、淮安、扬州、镇江等12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和43个县所辖787个县城镇及建制镇,总面积11.7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320万。

  随着合肥周边特别是东向通道的打通,合肥至南京已不足1小时,至上海也不过3个小时,合肥融入长三角的脚步不仅停留在交通工具上,今年,合肥与马鞍山正式加入长三角城市联盟。陆玉龙认为,合肥作为皖江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合芜蚌实验区的绝对核心,已经成为区域的中心城市。南京作为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双核并联并将推动区域内的城市快速发展。

  宁合都市圈实际上是由南京都市圈、皖江城市带、合肥经济圈“两圈一带”融为一体而组成,该区域内地理相接、文化相近、经济社会发展密切关联。陆玉龙建议在苏皖两省的支持下,南京联合相关城市以南京都市圈建设和发展为主题积极向国家申请“统筹区域发展先行示范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未来安徽或跻身长三角新规划

  在长三角规划的前言中即提出,本规划的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统筹两省一市发展,辐射泛长三角地区。

  “泛长三角地区”,一个让安徽人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概念终于走进了国家战略。作为长期受限于缺乏国家战略支持的安徽,一直希望通过泛长三角的概念能够融入到邻居们的长三角俱乐部中。

  此次,国家首次将其直接纳入了长三角规划。并提出加强泛长三角合作。规划原文指出:长三角周边的安徽等地区具有区位、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长三角地区经济联系紧密,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和直接辐射区。构建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资源要素市场体系,强化上海及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促进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实现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

  落笔的“有序转移”,与皖江示范区中的“承接转移”可谓是一脉相承,直接呼应。长三角与安徽以及皖江示范区的经济关联度已经无需多言,长三角规划为此将“安徽”二字直接列入规划之中,为长三角未来的发展明确指出了方向与趋势。

  对此,陆玉龙认为,在之前的长三角规划中,苏北、浙南等区域都没有进入当时的规划,但同样在当年的规划中提到了上述地区为辐射地区。虽然长三角近年来的发展,向北、向南的辐射蔓延都已经完成。

  此次长三角规划虽然没有直接将安徽纳入,但安徽是唯一一个被提及的非长三角省份,可以预见,在此次规划期2009年~2015年之后,新版的长三角规划中必然会将安徽纳入其中。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