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态城市 > 生态论坛 >

“生态城市”是竞争、共生的生存发展机制

时间:2009-12-21 09:5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生态城市建设过程是运用科学发展观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演化过程。生态城市的“绿(Greening)”是个动词,它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过程、一种动力、一种行为、一种生机、一种文化。生态城市不仅需要形态结构的景观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还要过程功能 的机制绿(拼搏竞生、协同共生、循环再生、自力更生)。“生态城市”中的生态不是简单的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也不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乌托邦, 而是一种竞争、共生、再生、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一种具有多样性、适应性、可持续性的活力结构;一种时间、空间、数量和秩序持续与和谐的服务功能;一种不断进化与完善的通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一种发展生产力同时又保育生存环境的战略举措。
生态城市建设有赖于五种动力:政府引导,科技催化,企业赞助,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生态城市规划要从对传统双赢战略的反思中强调区域环境尺度上的生态整合; 物质生产方式的改革; 人的素质观念的升华, 实现人、物、境三层次的协调持续发展。生态城市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理念策划与概念规划,详细规划和立法,生态工程设计与建设,生态系统调控与管理。生态城市规划包括生态概念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和生态管理规划。城市生态概念规划包括自然和人类生态因子规划;生态关系规划;生态功能规划;生态网络规划。生态工程规划包括水、能源、景观、交通和建筑等的系统工程规划;生态管理规划包括生态资产、生态服务、生态代谢、生态体制、生态文明的管理。
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从众多表象问题(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健康下降等)的辨识开始时,审视其生态学本征,了解其科学症结(生态滞留与耗竭、结构破碎与功能板结、行为短见与机制缺损),进而了解它的机理(动力学机制、控制论原理、系统关系等),并从区域生态规划、人居生态管理、产业生态建设的层次来综合指导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规划对象上要从以物与事为中心转向以人类行为的调控为中心,空间尺度上要重视区域和流域研究,时间尺度上要重视中跨度间接影响的研究,规划方法上要从描述性转向机理性,规划目标上要从应急型、消耗型转向预防型、效益型;技术路线上要重视自下而上的生态单元研究(如生态建筑、生态企业、生态社区等)。人居环境建设急需四类生态转型:从物理空间需求到生活质量需求;从污染治理需求到生理和心理健康需求;从城市绿化需求到生态服务功能需求;从面向形象的城市美化到面向过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
基于生态服务功能的北京共轭生态规划研究以绿色和红色空间的犬牙交融关系为主线,以蓝色和灰色脉道活化为经络,展肢瘦身(诱导、延伸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糖葫芦串型多功能生态主动脉,凸现城市生长轴;疏散、 缓解三环内过大的人类活动压力),舒筋活络(疏竣、活化城市人、物、气、水的流通网络,特别是城区的风道、水道、交通和静脉网线;改造、优化城市不同等级的交通枢纽、节点和物质、人员转运站点),外楔内插(从外向内楔入有一定经济效益的绿兰空间,内部见缝插针,切红缀绿、改灰复兰),以及入地上天(从平面生态建设向空中和地下生态建设发展,推进建筑物的屋顶和立面绿化、街道及地下空间的立体开发以及地表水可渗透地面)。通过逆摊饼生态工程强化区域生态服务功能,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破解热岛效应、灰霾效应、污染效应和阳伞效应,让自然融入城市、让社区充满生机、让市民享受自然。
淮北市是一座资源枯竭型能源城市,过去50年中,煤城在为国民经济建设输送大量化石能源的同时,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但在主城区也形成和即将形成几十平方公里的湿地,为城市生态提供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如何在继续强化能源产业基地服务功效的同时依托矿山遗存的自然和人文生态资产,建设一类生态文明型湿地城市,推进资源枯竭型城市从环境耗竭型向生态友好型和经济活力型转变,是淮北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由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中国科学院与淮北市人民政府合作,联合国内外数十个科研院所开展的淮北生态城市规划与湿地生态修复研究, 旨在通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和技术创新,动员和集成国内外循环经济、生态修复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系统技术和人力财力,探讨利用受损矿山的生态资产,开展水、土、山、城、路、田一体化的生态修复,推进资源型产业向服务型产业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方法,将淮北建成国际自然生态修复、经济生态振兴和人文生态复兴的矿山生态建设示范基地。
打造一个河湖相通、红绿相联、肾肺相辉、脉珠相串的黄淮地区生态文明文明水乡和特色生态相城。 其主要特色有:立体生态建设(山、水、矿、城、居);绿韵红脉融通(湖、林、路、园、文);快速生态修复 (塌陷地、水域、石塘、荒山);产业生态转型(能源、修闲、教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地图、培训、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城市格局从C型摊饼型向O型紧凑型的转型;煤城(Coal)功能从产品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型;城市交通从汽车(Car)主导向轻轨主导转型;碳(Carbon)排放从源向汇, 高碳向低碳转型;城市景观从塌陷区(Collapsed)平面摊饼向山水矿立体文脉转型。
生态城市建设当前急需搭建十大生态服务平台: 由政府、企业、社区及拾荒民工共同参与的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和社会化生态工程发展平台;城市工矿土地生态功能审计监控平台;区域生态系统和环境质量监测与数字化平台;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策划、规划、催化和孵化咨询产业发展平台;居民身、心、德、智、趣的生态修学、修养、休闲产业发展平台;城市水、土、气、生、矿的自然生态修复、涵养、保育的景观和土地生态修复平台;产品生态安全监控与认证平台;城市生态风险监管和环境影响评价服务平台;农田生态服务产业发展平台(以公司带农户、工厂带农村、工业带农业,生态服务带污染防治,将与农田生物质生产有关的生产、加工、流通等产业整合,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城镇化、农田生态化、农村现代化);农村人居生态卫生和生态能源服务业发展平台(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清洁能源建设的规范化、规模化、网络化的生态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维修和物业管理一条龙的工程服务)。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和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渐进过程,是一场技术、体制、文化领域的社会变革, 需要强化完善生态规划、活化整合生态资产、孵化诱导生态产业、优化升华文化品位、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典型示范滚动发展。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