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生态城市 > 生态环境 >

扬州:公园建设 绿杨城郭更增“绿”

时间:2017-12-02 13:38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于丹

    党的十九大将“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报告,秉持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绿色发展,成为关系中华民族千秋发展的大计。

    回顾发展,“绿色生态”始终贯穿在古城扬州的实践之中,一条条法规出台,为城市生态保驾护航,一座座公园拔地而起,让百姓共享绿色福利。市委书记谢正义说:“要舍得把最好的地方拿出来建设公园,舍得投入资金配置设施,舍得投入心思规划建设,要从百姓需求出发,还绿于民、还景于民,还空间于民。”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扬州一以贯之为生态文明建设立规矩、划红线

    今年7月,在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城建工委主任刘焕琴向大会作了关于《市政府关于徐凝门桥改造、真州路与文昌路交叉口改造和明月湖景观提升项目调整永久性绿地用途的议案》的审查报告。报告中指出,徐凝门桥改造项目占用永久性保护绿地366.79平方米;真州路与文昌路交叉口改造项目,占用永久性绿地751.42平方米。对占用的永久性绿地,市政府按照人大决议要求“占补平衡、就近补偿”的原则设计补偿方案,明确由广陵区政府负责将南通东路南侧、徐凝门桥东侧绿化用地400.07平方米纳入古运河风光带永久性绿地内,实际超额补偿33.28平方米;明确由市建设局市政设施管理处将真州路西侧、沿山河北岸780平方米非永久性绿地纳入沿山河风光带永久性绿地范围内,实际超额补偿28.58平方米。

    关注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我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职的一个重点。

    早在2007年9月,在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我市出台了建立永久性绿地保护制度的决议。从2012年至今,我市共有9块永久性保护绿地用途进行了调整,但都实行严格的绿化补偿,做到了占补平衡。
 


 

    2013年7月,在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我市又作出了“七河八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决议,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表示,确定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内容作出决议,符合扬州长远发展方向和百姓愿望,也符合“复合型生态廊道”这一区域功能定位,尤其对规划红线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刚性要求能够作出明确的规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环境等要求越来越高,为回应群众的殷殷期盼,切实保护好全市水和大气环境,市人大依法做出加强水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决议,约束、规范、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2015年1月,市七届人大首次在人代会上就某一专门事项作出了决议,这份2700余字的决议,提出了20条明确要求和刚性指标,受到社会关注。

    在立法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始终大力推进生态领域立法,先后制定出台《扬州市河道管理条例》《扬州市公园条例》,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制定的3部实体性法规中,事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就占到2部。讨论重大事项方面,先后作出永久性绿地保护、“七河八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治水治气”等事关长远、影响深远的实质性决议,始终致力于为扬州生态文明建设立规矩、划红线。

    把最好的地方拿出来建公园,扬州开启打造城市公园体系大幕

    今年8月,扬州市游泳健身中心建成开放。作为目前扬州最大的室内全民健身综合体,与一步之遥的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形成“1+1”的优势互补。

    宋夹城位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中心地带,从空中俯瞰,水绿一体,犹如一块鲜丽的翡翠镶嵌于城市核心。2014年4月,添加了植被与健身设施的宋夹城以“体育休闲公园”的定位向社会免费开放,随即成为扬州人气最旺的区域,市民心中的“健身后花园”。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是扬州市委、市政府给予百姓民生福利、生态福利的一个样本,更是城市发展思路的一次新探索。将时光回溯到2012年底,因为场馆老化和城市发展规划需要,位于瘦西湖畔的老体育场拆迁了,老体育场一直是城区市民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让百姓去哪里锻炼?这道来自百姓的考题,考量着党委政府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
 


 

    面对这道考题,市委、市政府给出了漂亮答案——拆除老体育场后还市民一个健身休闲场所,并且要建在老百姓最方便的地方,要满足老百姓体育休闲最基本的功能需求。于是,在位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核心地带的宋夹城,这块扬州最美、最宝贵的区域,一座供市民休闲健身的体育休闲公园建成投用。

    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作为开篇大作,拉开扬州城市公园体系建设的序幕。扬州提出响亮的口号,要舍得把最好的地方拿出来建设供市民休闲健身的绿色活动区域,确保每一座公园都成为精品。目前新建的各类公园,基本上涵盖生态、体育、休闲元素,兼顾群体和个体、年长和年幼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

    而今,扬州正按照园艺与体育结合、办会与惠民结合、满足当前使用与“两个盛会遗产”运用结合的要求,加快推进“111工程”,即在城市中心区域、老百姓的身边建设10个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能够代表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的标志性工程;建设100个社区公园;建设1000个遍布农村的全民健身中心。

    公园与市民发生“化学反应”,爱绿护绿、运动健身重塑百姓生活方式

    政府还绿于民、还景于民、还空间于民的理念,激发和凝聚起市民强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

    王永华老人,退休后每天都会准时到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上班”。老人说,每次散步,都会随身携带一个塑料袋,碰到地上的烟头、果皮什么的,就随手收到袋子里扔进垃圾箱,刚开始每天还能捡到一些,现在几乎看不到了。像老人这样的“义工”在市区各个公园都能够看到。邗江半岛公园建成后,每天下午,李颖菊大妈都会和伙伴们在公园内跳广场舞,但每次,她都会提前半小时来,晚半小时走,随身她还带着一个塑料袋和一把小铲子,只要看到有宠物粪便和饮料瓶等垃圾,都会收集起来放入垃圾桶。
 


 

    如春风化雨,在公园建设让老百姓得到越来越多实惠的同时,生态文明也渗入到每个人,更难能可贵的是,人们在公园里感受到了运动的魅力。宋夹城体育休闲公园开放三年多来,每天都吸引成千上万的市民和游客,仅今年以来,前来宋夹城健身运动的市民和游客就达到100多万人次。之所以有如此大的“魔力”,就是因为运动健身与大众生活在这里发生了积极的“化学反应”。

   “中国是礼仪之邦,扬州是文明之城,宋夹城不仅是扬州生态文明的高地,更是城市文明的标杆。”中国外交部礼宾司原司长、前中国驻斯洛文尼亚大使鲁培新对扬州公园建设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