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主题文化 > 主题项目 >

城市主题广场文化品牌的特色与创新

时间:2011-04-12 15:5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张辉

    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把一座城市的广场文化打造成品牌,这对熏陶市民的文化层次、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立足实际打造广场文化品牌?笔者认为,应注重在特色、高品位和创新上下功夫,以充分发挥广场文化的功能,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
    一、特色是打造广场文化品牌的重要标志
    特色即特点或个性。各地城市建设广场文化,从广场文化的价值、功能、特点来看,都有其共同性。然而这种共同性又孕育和包含在个性之中。“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能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认识,从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和僵死的东西。”(见毛泽东:《矛盾论》)广场文化有了自己城市的特色,才有亮点和魅力,才能展示出城市的文化个性和地方特征,产生共鸣和互动效应。
    综观一些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已经形成品牌的城市广场文化,起码有这样几方面的特色值得重视和研究:
    一是地方文化传统、文化遗产特色。像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广场文化,最初就是从开发壮族的民歌节“三月三”发展而来的。“三月三”从田间山野走入城市广场,再进一步演变成为一年一度的国际民歌节,它不仅丰富了城市文化资源,而且提升了壮族山歌的文化档次。这样,地方文化资源借广场文化的展示与推动,成为有显示度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城市文化,从而充实了城市广场文化的内涵。
    二是地域文化特色。如广州的侨乡主题广场文化、青岛的海洋主题广场文化、哈尔滨冰雕艺术广场文化等。大连是国际开放城市和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发展和建设旅游文化,仅据1996年到2000年的统计,全市开展的“绿色的旋律”为主题的广场文化活动就多达600多场,参加演出人数达6万人次,观众达300万人次,受到国内外的关注。
    三是文化与兴商联手特色。闻名遐迩的大连国际服装节、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都是以大型广场文化活动为平台,熔文化表演、比赛与吸引海内外客商为一炉,广场文化办出了特色,招商引资越来越红火,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
    实践表明,鲜明的广场文化特色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形成的,要靠精心地开掘、设计和策划,靠锲而不舍地培育、炼造和雕琢,靠政府与民间的参与联动。各地区城市和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作为文化工作者和领导者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具有鲜明特征的文化活动,作为广场文化的主角,持久进行扶植打造,成为最具特色的广场文化。要加强特色广场文化基地的建设,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步扩大形成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广场文化特色。可以说,特色是广场文化的一面旗帜,对其体现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及文化产业价值应加以高度重视与开发,使其真正成为广场文化的珍贵资源,体现出城市的个性与文化品位。
    二、高品位是打造广场文化品牌的落脚点
    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文艺、体育等具有艺术性的活动,从而使其具有审美性的特点。广场文化的这种审美性通过寓教于乐,对激励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作用。于是,这里就有个广场文化的品位问题。
    在广场这个公共“大客厅”、“大课堂”里,能否把高品位的文化展示奉献给大众,是衡量广场文化档次的重要标准。我们知道,人类创造的所有产品,除了必须具备各自特有属性以利发挥它的主要社会功能之外,一般还要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文化熏陶。这就要求所生产的产品必须有尽可能高的文化品位,而文化品位的高低又影响着产品能否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接受,使其社会功能得到充分利用。文化产品与其它产品相比,应有更高的文化品位。就广场文化而言,这种文化产品集其所特有的文化属性和社会文化功能于一身,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和感染作用具有最直接的特征。因此,对广场文化品位的高低就不能不予以高度的重视。这里所说的高品位,应该是符合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内容上健康向上,形式上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审美品位,既有高雅艺术,又有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雅俗共赏在这里融为一体,雅要充分展示品位,俗不能品位降低。

    时下,一些文化广场存在的问题,不能不令人担忧。一是活动单调,利用率低。有的广场设施很好,但仅仅是市民在这里散步,晨晚练,溜早冰,很少举办文娱演出活动,处于较低层次的使用上,这不能不说是资源的一种浪费。二是节目老套,缺乏吸引力。有些广场文化活动,夏日乘凉晚会是这些节目,节庆晚会有这些节目,促商招商又是这些节目,观众看腻了看烦了,演出不久人走过半。三是格调不高,有失大雅。有的节目热衷于打情骂俏;有的以暴露、扭捏为快;有的唱词别扭晦涩,不知其所云,毫无文学性和审美性可言。如此品位的广场文化是不会有多少生命力的,门庭冷落车马稀少是其必然的结局。由此看来,发展广场文化,打造广场文化品牌,很有必要在提高广场文化品位上下功夫,动脑筋。
    怎样提高广场文化品位?首先,作为广场文化组织者,其文化素质、思想品德和艺术情调要高,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准绳。在广场文化的规划和总体设计上要立足高品位,在具体活动的内容、形式方面要把好关。其次,要加强对广场文化产品的创编者、表演者的宣传教育,提倡高品位的文化理念,鼓励创作、演出高品位的文化艺术作品奉献给广大观众。第三,要通过以多种渠道对广场文化的消费者进行正面引导,逐步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档次。我们说,广场文化品位的全面提升是城市文化进步的表现,也是政府部门和市民的共同任务,大家都应该为之努力。
    三、创新是打造广场文化品牌的不竭动力
    不少城市建设高质量广场文化的实践和经验表明,注重创新、励精突破、年年有新套路、不断给人以新面貌,是保持广场文化生机与活力的关键所在。坚持在实践中探索进取,是发展广场文化的明智之举和正确之道。创新离不开基础,创新不是猎奇,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开拓,是沿着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向和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去提高。
    广场文化的创新,首先是文化观念的创新,是文化传统在思想上的深刻反思和革命。传统文化的精华无疑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必须继承弘扬,而对其在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积淀的某些劣根性,又必须扬弃。应当承认,我国的现代意义上的广场文化比起欧美许多国家兴起的比较晚,还不够成熟。国人似乎习惯了那些空旷的能“威慑”人心的广场,只不过是眼中或心中一道风景而已,而实际上这“风景”对他自身的生活、感受甚至是体验有多少却不怎么在意。可以这样说,作为一个城市的“会客厅”,广场的面积不论多么巨大,装潢不论多么气派,市民应该而且必须是它的主人,而不是客人抑或是“仆人”。近几年,“形象工程”越来越多,有的已经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文化活动范围。硬件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与这种公共空间是否归属于城市每个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关。在西方国家,平日里广场上随时可见弹奏乐器唱着歌的歌手、摄影师、艺术家为游人摄像、作画,杂耍表演、木偶模特等无不吸引着行人、游人驻足参与,这已是常见的场景。我们的差距就在于文化观念的转变与更新。广场文化以唱主旋律为主,配合官方大型活动是非常应该和必要的,但经常性的、民间的、多姿多彩的广场文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塑造和优化市民的群体文化品格。
    广场文化的创新,又需要在活动的内容、形式上拓宽领域,不断有新的思路,占据新的至高点。以大连为例,从1996年起,大连市的广场文化活动经年不断。持续至今,每年5月初至10月末,大小演出遍布城市中心广场和社区广场。2003年走到第8个年头的广场文化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不断升华?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打造文化大连”的城市文化品牌,旨在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大连的文化内涵不断增加,文化品位不断提高,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把大连逐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现代文化名城。为此,“打造文化大连”系列之一,首推“让高雅艺术走近市民”活动。多年广场文化的良好基础成就了这一活动的成功,把广场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升华与丰富,显示着浓厚的创新意识。2004年的“打造文化大连”系列之二,又推出“市民才艺展示广场文化活动”,受到市民的普遍喜爱。“打造文化大连”将一年一个主题,作为一个系列广场文化活动推广下去。这一成功的实践表明,广场文化不仅仅是经济发达之后的“附庸品”、“装饰品”,更应该是政府给老百姓提供的一个文化生存发展环境,是一个长效工程。站在这一高度审视和开展广场文化,自然就有了创新的实力和基础。
    广场文化的创新,还要在活动的组织上进行探索创新。仍以大连为例,与往年的广场文化活动不同,2009年开展的“让高雅艺术走近市民”活动注重专业性,3个多月的活动中,歌舞演出13场、戏剧曲艺演出12场、交响乐演出12场、放映电影23场,进行美术、书法和文学讲座31场,专业文艺工作者如此集中、全面、持续地为市民演出是首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共同主办,不仅从财力上对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还将艺术演出与文化普及的触角深入到中小学,扩大了高雅艺术的覆盖面。 中国规划网北京4月12日电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