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城乡规划 > 规划资讯 >

为城市“造血”,为市民“保驾”

时间:2012-07-10 16:32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奕

    “后世博”的上海,城市建设的步点依然强劲今年全市共安排建设95项重大工程。年内,在建中的全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可攀升至400米,青草沙南汇支线工程基本建成,浦东南部居民也能喝上长江水……
    “后世博”的上海,城市运营的要求更上台阶饮水安全、垃圾处置、道路保畅、防汛排涝,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的标准,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这一切,离不开这样一家公司: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
    上海城投,是政府性的投融资主体、重大项目建设主体和城市安全运营主体。成立20年来,已为上海城市建设累计筹措资金3000多亿元,并承担着全市约1700万市民的饮水安全保障,70%以上生活垃圾、近50%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以及310公里的公路桥隧运营。可以说,既体现公益性质,承担了大量政府公益性设施的建设运营任务,服务和改善民生;又按照市场规律,对接资本市场,并将市场经营的盈利部分反哺公益性项目获得良性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上海“城投模式”。
    保障城市运营,精益求精
    6月17日,上海入梅首日,一场大雨降临,短短24小时内,上海中心城区累计降雨50-100毫米,奉贤、浦东、闵行等区累计降雨纷纷超过130毫米,达到大暴雨程度。然而,这场大暴雨并没有给上海带来困扰,上海中心城区内没有出现积水,市民生活如常。而要是10年以前,这样的一场大雨,必将带来城市内涝!
  变化,缘于上海城市硬件的升级。近年来,上海大手笔构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旧区改造。规划至2020年建成的361个排水系统,已建成255个。“十二五”还将新建20至30个排水系统,消除上海西南地区、中环线附近的排水薄弱环节。
  变化,更缘于精益求精的城市运营管理手段。承担排水重任的上海城投,分析了近10年上海雨情、灾情的特点,精心制定汛期城市排水应急预案。在全市建成了180个雨量监测点,动态掌握雨情,调度移动泵车,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锻造了应对汛期的快速反应机制。
  “城市设施运营维护,涉及千家万户。我们必须把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服务品质,确保城市有序运行。”上海城投总公司总经理孔庆伟说。
  岂止是汛期排水一项,在上海市政公用事业行业,上海城投勇于担当,为这座城市的安全有序默默保驾护航。
  黄浦江底,高峰时8条隧道同时在建,上海城投采用全新的集约化管理手段,统一实施8条隧道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车轮滚滚之下,确保杨浦大桥、徐浦大桥,长江隧桥,打浦路隧道,G40、G15、S2、S26、S32等路桥设施完好、畅通和整洁。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顺利建成后,超过1000万市民喝上了优质长江水,上海两江并举、三源互补的原水格局正在形成。上海城投严密监测水质、及时应对咸潮藻类威胁,保证城市原水安全供应。同时,确保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医废与危废规范化收运处置。
  走好市场之路,反哺公益
  3月29日,上海东北部的新江湾城,科技园“湾谷”项目建设启动。项目总投资超过80亿元,目标定位是继浦东张江高科(600895,股吧)技园区与闵行紫竹高科技园区后,又一国际化、高起点、高品质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引起各方关注。
  说起新江湾城,很多人都知道,上海城投历经十年,把它从被人淡忘的废弃机场变成了令人瞩目的第三代国际社区。如今,上海城投又为新江湾城吹响了“二次创业”的号角,而推动这一项目实施的城投控股(600649,股吧)也再一次为人瞩目。
  2008年,上海城投按照国家和上海关于深化国企股份制改革、推进国资向优势产业集中的战略思路,实施了上市公司“城投控股”的重组,通过经营性资产分阶段整体上市,实现了上海城投经营性业务和公益性业务的分开管理、分开核算。重组后的城投控股以环保、地产和创投业务为核心,稳步开创市场之路。
    除了“湾谷”这样的标志性项目之外,城投控股旗下各大业务版块创新开拓,战绩不俗:
  环境集团先后获得了山东威海、福建漳州、江苏南京等固废处置项目,并通过转让40%股权方式,引进美国惠民作为战略股东,并成功回收了9.7亿元资金;
  置地集团把城市保障房建设、历史风貌建筑修复和生态宜居区开发作为重点,致力于营造绿色、和谐、优美的城市人居环境。累计开发建设了250万平方米保障房,改造修复思南路历史风貌街区并成功运营,形成了上海新的城市名片。
  股权投资业务,则是城投控股新的盈利增长点。通过收购的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和西部证券(002673,股吧)股权,实现浮动盈利30亿元以上。专门设立“诚鼎投资公司”从事专业的PE投资,至今已累计完成投资近11亿元,投资企业27家。
  经过重组后的城投控股不但每年为城投总公司节约了2.8亿元补贴资金,大幅减少了关联交易,还通过市场化经营,年均提供6亿元以上的利润,反哺总公司。这不仅提升了城投总公司的融资能力,也为城投总公司更好地从事公益性项目提供了支撑。
  创新投融资体制,长袖善舞
  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面临着城市建设严重滞后、资金短缺的突出矛盾。1992年,上海率先改革传统的投融资体制,成立上海城投总公司,作为政府性的融资平台,筹措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上海城投,也是全国第一家市政基础设施专业投资公司。
  上海城投用一系列金融创新手段,为上海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持续“造血”和“输血”
  创新银企合作模式,按照项目融资模式建立偿债机制,先后缔结了多个重大项目的银团贷款协议,获得了低于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资金。
  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融资成本。在全国率先发行了企业债券,至今已累计发行17期,募得资金188亿元;在全国城投领域率先引用保险债权计划,将40亿元的保险资金引入基础设施建设。还累计发行了中期票据3期63亿元、特别中票1期50亿元、公司债1期20亿元、信托产品12期59亿元、短期融资券7期119亿元。
  20年来,上海城投先后筹措和投入3000余亿元资金,建成“申”字型快速路网、中环线、地铁一、二号线、“四桥八隧”越江设施、200万平方米保障性住房等80多项重大工程,占到了全市基础设施投资额的约1/4。通过各种运筹,节省的财务费用达到约130亿元,相当于再造“一条中环线”。
  “上海城投的20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是不断顺应上海城市建设管理体制转变、上海国资国企改革、上海城市发展而转型发展的20年。”孔庆伟说,创新,是支持这种转型的动力和源泉。
  从1992年到上世纪末,是上海城投的1.0版,上海城投主要行使的是政府性融资平台的角色,带动了全市乃至全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了投资主体由单一到多元、投资渠道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有力推动了上海三个“三年大变样”;
  步入新世纪,上海城投除了行使融资功能,还承担起了水务、市政、交通领域的投资建设任务,形成以“1+3模式”为特色的2.0版上海城投;
  2006年起,上海大力推进市政公用行业政企分开、管办分离,上海城投脱胎换骨,形成了路桥、置地、环境、水务四大业务板块,探索政企分离下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3.0版的上海城投对旗下重大工程、城市运营、市场经营等各类业务采用分业经营、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有力推动了上海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
   (编辑:刘堃茹)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