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园林景观 > 园林工程 >

趋同的文化吞噬城市的人性与文化

时间:2009-12-21 17:3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在城市现代化和乡镇城市化的过程中,不少城市采用相仿的手段,追求大规模的建筑群,大体量的建筑物,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而这种趋同的文化正在吞噬城市的人性与文化,特别是吞噬以历史城镇、街区、古老建筑为标志的城市特色和民族特色。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和管理严重滞后,国内城市形象的单一、粗糙,城市环境的恶化以及对城市资源的破坏和浪费等等,已使城市的人性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几乎到了让人难以招架、无所适从的地步:处处设置栅栏的街道、徒劳攀登的过街天桥、遍地开花的开发区、扼杀阳光的高架桥、刺眼眩目的玻璃幕墙、凶神恶煞的石狮子,以及闹眼更闹心的户外广告与劣质城雕等等,还有处处设围的防盗网让城市看上去像一座超级大监狱。
  “重返乡村”,这在西方早就成为时尚。如今,城郊那些开满花草的“人性小区”正成为城市人的宠爱,各类“城市花园”像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并无车马喧嚣的城郊。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大大小小的城市在我们的眼前现代摩登起来,马赛克、玻璃幕墙、立交桥、麦当劳、肯德基、流行时装……这些如同克隆出来的城市,使人们遗忘了这些城市的文化个性,文化的趋同性渐渐尘封了文化多样性。
  当今城市设计多把高速公路、摩天大楼、汽车等同于繁荣、进步,而对过去几世纪的城市规划不尊重,至少是“不以为然”。其实,这种“文化趋同”的设计创意还仅停留在流行时装式的设计水准,还顾不上什么“城市个性”、“以人为本”以及谨防文化趋同、尊重自然这样的千秋大业。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尤甚。建筑师们通常只能听命于开发商,而开发商虽然可能弄不懂“城市个性”与“城市文化”,但这并不妨碍他们追求“时尚”的选择权,一次次出台了新、奇、特、怪的建筑造型的新标准,并导致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淹没了城市个性。
  但是,如果我们纵览全国城市又立足于中国的实际,那么,无论是从城市整体规划还是单体建筑中,都可以找到一些堪称范例的佳作。例如,遵循“路比楼重要,广场比路还重要”这一绿色思路来设计城市的大连,毫无疑问已经成就了中国至少是北方中国最漂亮的“城市客厅”。大连为了成为没有围墙的城市,进行拆实墙、推临建、还地为绿的全民性工程,将屋前、街边零星散地用来绿化。整体绿化体系深入到了每个街区、每个巷道、每栋建筑,同时治理改造大小63条商业街,完善了城市的服务功能。
  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城市,经过百年甚至千年的洗礼,积淀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它们独特的建筑、缤纷的艺术、原汁原味的风土民情等等,都构成了这些城市独特的风景。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通讯、互联网络等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时尚在各地快速传播,文化趋同性也越来越明显——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吃着同样味道的快餐,穿着同样流行的服装,住着千篇一律的楼房,从而使人们所居住城市原有的文化传统越来越远离人们的生活。
  (责任编辑:玮锋)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