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北京城市副中心“绿心”三大建筑下半年开建

时间:2019-07-18 16:34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汪志民 李佳玲
    中国规划网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汪志民 李佳玲 日前,记者从通州区获悉,按照工期计划,副中心城市绿心今年将增绿7000亩,年底就能初现雏形,城市绿心剧院、图书馆和首博东馆已取得设计方案审查意见函,正在全力推进勘察设计和土护降招标等前期手续办理。
    副中心城市绿心占地总面积约11.2平方公里,今年预计增绿7000亩,年底初现雏形,城市绿心剧院、图书馆、首博东馆也将于下半年开工建设。到2020年底,一座“万亩城市森林、百万乔灌树木、百种乡土植物、四季景观大道”的城市森林将拔地而起,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点缀其间,形成最具亮点的市民中心。
    眼下,在城市绿心工地的各个角落,绿化种植工程正有条不紊地开展。据工程负责人介绍,为保证苗木成活率,秉承园林绿化新理念,城市绿心栽种的树木多选用杨柳榆槐椿等乡土树种,外形将不经人工雕琢,保留最自然的状态。“国槐、栾树、白蜡,这些都非常适合在北京气候条件下生长,而且也能够呈现出很好的景观效果。”此外,考虑到色彩点缀,绿化部门还将引入落叶乔木等新品种,营造出自然混交林的视觉效果。未来,游客们行走在城市绿心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将领略不同景观。
    谈到城市绿心未来的美景,北投集团规划部负责人描绘,“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的丰富景致,将让这里成为城市副中心最具特色的“有生命的地标”。“一核”即生态保育核,是城市绿心生态效益最好、绿量最足、最近自然的区域;“两环”指的是动感活力环和24节气环。“三带”包括现状的大运河文化带、规划的六环景观带和运河故道景观带。“五片区”包括文化区、科普区、雨洪区、市民区和体育区。
    除了颜值高,城市绿心还将给市民生活带来功能性变化。作为城市中的“绿色心脏”,绿心既可以调节城市中心地区的小气候,消除中心地区的热岛效应,又可降低城市噪声,净化城市空气与水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格局,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优化。除此之外,绿心被赋予的多样化功能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为城市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带来活力。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