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海绵城市助力庄河绿色城市建设

时间:2017-09-22 17:22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祝庆辉
    编者按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人们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新的需求。走进绿色,拥抱碧水蓝天,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城市成为了社会新的发展趋势,这既满足了城镇居民对改善现状生存环境的热切需求,也符合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城市的建设理念就是基于以上愿景提出,以绿色开放、水系健康、舒适宜居、特色风貌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设计布局,建设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从而做到城市资源高效利用、水系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睦相处。

    庄河市海绵办 祝庆辉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是绿色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从概念上而言,海绵城市即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通过在城区内合理布设一定规模的雨水绿色基础设施,从而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多重功能。

    庄河市委、市政府一贯坚持生态立市的理念,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借势借力,助推绿色城市建设,提升庄河的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4月庄河市市政府经过全国竞争性评审,以第五名成绩成功入选国家海绵城市第二批试点城市,为加快庄河市绿色城市建设带来契机,秉承建设“水环境景观美、水安全和谐美、水生态自然美、水资源多样美、水文化特色美”的庄河海绵城市发展战略,庄河市以水生态修复、水安全保障、环境治理三个方面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技术目标,建设具有黄海特色滨河滨海的绿色庄河、海绵庄河。

    通过一年多来庄河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实践,我们形成并总结了一些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

    一是合理选择海绵城市试点区域和投资规模。我们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强调的是因地制宜,既要能体现试点的示范效应,又要结合庄河实际兼顾民生的需要,避免过度开发、投资浪费。经过反复调研,我们将试点建设区选定于中心城区南部,新老城区兼顾,市政工程具有代表性。试点区域面积21.8平方公里,临靠黄海,小寺河、庄河、鲍码河流经试点区汇入黄海,其中陆域面积19.4平方公里,分为5个实施片区共需建设143个项目,具体分为122个工程项目,21个能力建设项目,概算投资41.4亿元。

    二是要形成领导重视、社会共同参与的局面。为切实加强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庄河市在大连市成立海绵城市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各单位抽调骨干人员,并与国内顶级技术及投融资企业组建管理团队,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重大事件决策、全局调度。海绵办设立项目组、资金组、技术组等5个部门,负责整体计划制定、制度建设、质量把控等协调工作,规划建设局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工程落地实施、手续办理等协调工作。

    三是把创新贯穿试点建设始终。秉承“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们从海绵城市技术应用、机制体制、投融资体系等方面进行突破创新,探索适用于庄河及北方县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新模式。根据庄河地区特性,我们特别注重适应性海绵技术应用的突破,通过建设东北地区海绵城市实验基地对不同类型生物滞留设施、铺装、结构层、融雪剂、土壤、植物等进行深入研究,并落实到标准规范中。我们在机制体制上大胆创新,成立了以海绵办为协调核心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衔接,建立了绿色审批通道及各部门集中审批制度加快审批流程,编制了一系列规范技术标准及管理办法,形成了一套创新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及系统方案顶层设计框架。在投融资体系方面,采取PPP模式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在极大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同时,也引进了高水平的技术、设计、施工团队。此外,我们还建设了海绵城市智慧管控平台,为海绵绩效考核、监测预警、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四是系统谋划抓住工作重点,做成亮点,形成长效机制和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在庄河海绵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我们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谋划,以海绵专项规划为引领,以体制机制为保障,以工程建设为重点,用流域管理的视角统筹协调试点区内外海绵城市建设,制定系统性的流域治理方案,以流域划分、按片区建设,根据项目不同类型实施片区推进,涵盖新建、改建片区,居住、工业、医院、商业、山体公园等不同类型片区,保证试点的示范效应。在规划层面,建立以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为基础的“多规合一”的海绵城市规划体系;在体制机制层面,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海绵城市建设配套体制;在工程层面,打造了一批亮点工程,涉及建筑小区、市政道路、公园绿地、水系治理等项目,在城市防涝、水环境提升、景观打造方面效果显著,海绵城市理念得到公众的认可,也为试点区后续项目的全面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

    如今,庄河市海绵城市建设已初见成效,已完成2.02平方公里海绵城市建设,2018年庄河市30%的建成区将建成海绵城市,大量的雨水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不仅落实”绿色开放、水系健康、舒适宜居、特色风貌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理念,使庄河市积水情况得到解决,河湖水系水质得到改善,雨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庄河水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提高,为全面建成绿色城市迈出了坚定的一步。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