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开阔视野 提高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力

时间:2016-09-14 07:15来源:中国规划网 作者:汪志民

    去年年底,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做好城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重点任务。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南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近日,由市建委牵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组织召开了为期一周的“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能力”专题研讨班,来自城建、规划、城管、房产、环保等各单位的63名局级干部、83名处级干部参加了此次学习。 
 

 

    做好各部门间沟通协调

    通过此次学习,大家深刻认识到规划工作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来自市城管局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完善、全面的前期规划,为后期管理打下了基础。如果从源头做好规划和控制,就能相对轻松实现后期良好的管理。来自市规划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以后的规划工作中,会注重可持续观念和以人为本观念,跟其他职能部门尽早进行沟通协调、做好配合。规划前期充分听取职能部门和使用者的意见,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来自市环保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历过大拆大建,现在在经济新常态下,有关部门都开始反思。老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对功能完善的要求、对配套的要求都在提升。以后在建设中,尽量做到在一个地区,老百姓必须的配套都能解决,不需要到市中心来。产业和城市配套要和谐。在做规划时,部门之间的协同非常重要,各部门之间在规划、建设、管理之间都要做好衔接。做规划时要有适度的超前意识,规划一旦落实就要得到有力的执行,按照一个规划踏踏实实做下去。来自民政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指出,南京2001年就提出保护老地名。老城南很多小巷子都有典故。由于很多小街小巷拆迁后建成一个大小区,许多老地名都丢失了。建议小区里在给各单元、楼幢取名时可否考虑使用老地名,以保护古都文化。 

    聚焦建设

    城市价值在于创造宜人空间

    研讨会上指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后阶段,面临着城市建设粗放、缺乏人文关怀、自然人文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等问题。授课专家指出,城市的根本价值在于创造最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环境,建议在城市建设中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从建设扩展型转向精细管理型、从大拆大建式转向渐进改善式。 

    对城市中面临的交通拥堵难题,专家建议,推行城市交通需求侧管理,促进绿色交通发展。目前城市中高架桥、立交桥过多,管理部门盲目拓宽街道,压缩城市自行车道,这种做法不利于非机动车出行。建议从需求侧进行管理,对小型、绿色、便利、受群众欢迎的交通工具进行推广,同时大力发展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 

    南京是六朝古都,在建设发展的同时落实全面保护城镇历史街区、修复城市文脉显得尤其重要。专家提出,保护历史文化就是保护竞争力。建议用紫线划定城市历史街区、重点文保单位及风貌协调区,严格进行管制和修复。比如明城墙脚下500米内不建议搞开发。利用南京高校众多、有大量规划建设人才的人力资源优势,可强化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开拓市民参与规划管理的途径。 

    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方面,注重保护和修复农村传统村落。专家提出,新农村建设不拆一座房、不填一口塘、不砍一棵树,保留羊肠小道、潺潺流水,保留传统,莫向现代化城市靠近。乡村和城市的差异化越大,互补性就越强,越能协调发展。建议结合一村一品、历史风貌、民俗节庆、田园风光等乡村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对于目前城市建设中重视新区开发、忽视老城建设的问题,专家提出,建设发展与建设限制要并重。城市对外的拓展不是无限的,要给城市划“边”,发展时要考虑生态、环境。无限制扩展会导致城市运行效率下降,会大量消耗能源。对于“旧城”,要重新评估价值,尊重城市原有结构肌理。城市更新不是拆了重建,也不是不断往外围拓展,更不是一味保护不可建设,要把城市当有机体看,遵循原有规律、细胞、骨架、模样,不断被激活。

    精细管理

    激发公众参与活力

    过去在城市发展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端,来自城管领域的专家指出,南京是全国第一个以立法形式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的城市。城市治理需要改革创新,形成政府部门合力。专家建议推进政民共治,激发公众参与活力。实施信息公开,让市民充分享有知情权。实施民主决策,在立法和政策制定过程中,更广泛地听取市民意见。培育社会力量,以市志愿者协会为平台,以培育大学生志愿者为重点,用2—3年的时间将实际参与城市治理活动的志愿者人数扩大到20万人。 

    城管执法体制需要改革,建议整合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园林绿化、城市管理执法等城市管理相关职能,实现管理执法机构综合设置。统筹解决好机构性质问题,具备条件的应当纳入政府机构序列。重点在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执法频率高、多头执法扰民问题突出、专业技术要求适宜、与城市管理密切相关且需要集中行使行政处罚权的领域推行综合执法。在管理上推进网格管理。建立健全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管理网络,科学划分网格单元,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事项纳入网格化管理。明确网格管理对象、管理标准和责任人,实施常态化、精细化、制度化管理。依托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全面加强对人口、房屋、证件、车辆、场所、社会组织等各类基础信息的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准确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问题,有效实现政府对社会单元的公共管理和服务。

    稳步推进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要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相结合

    目前,我市在江北新区已建成地下综合管廊试验段。专家指出,城市水、电力、电信、燃气、油等管线是城市的生命线,生命线的安全是城市运营安全的基础。从历史经验来看,管线传统直埋方式会导致许多事故。城市“开膛破肚”会造成停水断电断炊,中断通讯、网络和电视,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据估算,城市道路每开挖一米,城市规划额外的费用就多14000元。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我国城市发展方式由粗放发展向集约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的关键契机,地下管廊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保证城市安全运营、实现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意义重大。 

    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时,可参照发达国家经验,比如雨污分流,污水入综合管廊,雨洪不入廊,单独成系统。污水汇集至处理厂后,处理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再回输到城市各处,做绿化浇灌、冲洗道路、冲厕等。对于燃气是否入廊一直存在争议,日本采取燃气入廊,但燃气管道设置在一个封闭的管沟中,以防燃气泄漏引起的爆炸损害其他管线。燃气管道入廊的好处是方便检测,只要有轻微泄漏就能监测到。垃圾入廊,单独设管,然后真空吹送至垃圾焚烧厂,高温焚烧。电力电缆入廊,电力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或不燃电缆并及时监测。此外管廊内最好保留一些待铺入管廊线的平台,不要排满。 

    在综合管廊建设中要遵循稳步推进、质量第一、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宝贵有限,而且不可逆。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应与城市地面、地上空间利用达到互补和互相协调。因此原则上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应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以及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同步协调进行,比如可与地铁、城市地下空间、快速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以减少造价、加快建设进度。规划时还应充分考虑地下管廊埋设深度,以及城市未来发展中对地下物流、垃圾集运和处理、雨水利用、中水输送乃至利用地热地冷资源实现城市供热供冷所需空间的规划要求,这也有利于提升综合管廊的经营性。 

    由于建设管理综合管廊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与单位的协同工程,因此要对综合管廊的所有权、规划权、建设权、管理权、经营权、使用权以及入廊有偿使用费的收取原则等做出明确的完善的具体规定。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