筹建4所国际学校、建设5个城市公园、启动30亿元电力工程 净月高新区“六大布局”助推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蓝图已绘就,目标已明确,心无旁鹜、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是当前最紧要、最迫切的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精神 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栏目,陆续对各县(市)区、开发区15位“一把手”进行访谈,倾听各县(市)区、开发区在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这道时代命题中的思考与实践,感受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干事”,全力以赴推动长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专访净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管树森 长春晚报记者 孙娇杨 今夏的长春,骄阳似火,比今夏更火热的是,净月高新区如火如荼的建设工程现场。生态大街两侧,新天地净月商业步行街项目工地上一派繁忙,世界主题生态购物公园地下工程已初具规模;新城大街上,巴蜀映巷2期工程巴山街马上开街迎客;农博园新建的生态餐厅及游客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近日,净月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管树森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上半年,净月高新区深入贯彻市委“解放思想 创新发展”大讨论要求,在经济社会建设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创纪录 累计签约项目98个签约总额730亿元 “在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上,市委书记王君正提出加快建设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抢抓机遇、创新发展的总目标和总要求,首次确定了长春在东北亚区域的城市定位,指明了长春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找准了长春破解难题、谋篇布局的总抓手。”管树森称,在新一轮振兴发展中,净月高新区立足于现有的基础和优势,有责任、有理由、有条件在推动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唱好主角戏,做好大文章,做出新示范,争做全市的典型和旗帜。 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方面,净月高新区上半年累计签约项目98个,签约总额730亿元,引进落地一大批重大高科技项目,同时采取超常规的措施,实现开工项目133个,完成全年计划的82%,创造了历史同期新纪录。 净月高新区经济运行稳步推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于5个开发区前列。全区营业总收入完成1256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8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72亿元,全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突破70%,同比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新增各类金融机构150多家,新增工商注册企业696户。 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质升级 全面启动30亿元电力工程 “26个重大高科技项目全部落位,新增孵化面积10万平方米,入驻众创空间、Binggo咖啡、玖壹咖啡等近200家,孵化企业1000多户。”管树森称,今年,净月高新区加大“补短板”的力度,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努力促进科技创新能力释放,科技产业聚集能力创近年新高,并成功获批国家科技服务业试点区。 随着创新创意产业的风生水起,净月高新区的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也全面提质升级。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向精细化管理要效果、要口碑。把城市管理网格化,对全区主次道路实行交通整治“全覆盖”,配合卫生城复检开展大规模清理行动,经过上半年全面的秩序整顿,净月高新区在全市交通秩序总结表彰大会上被评为先进单位。 上半年,净月高新区与长春供电公司共同建设的综合供电工程全面启动,预计明年全面完成,满足净月新城50年建设发展供电需求的重大电力工程,总投资30亿元。此外,33条道路、3座桥梁、1座立体停车场、7条排污管线及26项燃气、供水、供热等工程全线开工,预期总投资60亿元。 打造创新金融城: 规划民间金融特色街 筹建4所国际学校 上半年,净月高新区用一个个数字,交上了满意的“答卷”。管树森表示,在今后一个时期,净月高新区将谋划和实现新兴产业的发展布局、国际合作的战略布局、东北亚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品牌布局、高技术创新发展的平台布局、城市规划建设的形象布局、绿色发展的生态布局。到“十三五”末期,全区营业总收入和地方级可用财力较“十二五”末期翻一番,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增加10个百分点,累计实现总投资3000亿元,推动新兴产业实现创新化集群发展。“十三五”期间,净月高新区要规划打造4个国际合作平台,即中韩国际合作示范区、中乌光电军工产业园等;筹划建设4所国际学校和1个国际教育研究院;做大做强国际瓦萨滑雪节、世界罗佩特、国际森林马拉松等国际运动品牌。 以生态大街为轴线,以生态广场为起点,引进金融、准金融、类金融和金融后台服务企业,规划一条以天富路为主要街区的“民间金融特色街”。到“十三五”末期,全区金融企业要突破800家,金融业税收实现100亿元,打造立足长春市、服务东北亚的金融服务高地。 在高技术创新发展方面,将重点围绕光电子、汽车电子、激光技术和生物技术,5年内力争聚集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000家。同时培育国家级孵化器30家,新增双创场所200家,打造“双创一条街”,使净月高新区成为科技信息的聚集地和创新创业的热土。 打造生态宜居城: 建设5个高品质城市公园 1个湿地公园 作为长春的“绿色明珠”,净月高新区把“绿色生态”定义为立区之本。管树森表示,围绕这个中心,今后全区所有道路建设必须地上地下统一规划,同时科学布局建筑的色彩、形态、空间与绿化、水系、交通、天际线的关系。“十三五”期间,要在全市率先实现电、天然气等新能源供热,区内公交车全部更换为电动新能源客车,还要规划建设3个超五星级酒店、4个大型综合性的商业场所、2个较大规模的综合性医院、2个能够举办国际赛事的公共体育馆、5个高品质城市公园,打造一个现代化的宜居宜创的新城区。 围绕全市生态保护这个大的体系,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要利用三年时间全部完成退耕还林任务,开展18公里环潭路、9座桥梁的提升改造和1个立体停车场建设,并再建1个湿地公园;同时,建设好新立湖水库坝下总面积2.6平方公里的生态文化公园和20公里的排污管廊,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做好伊通河南段的规划和治理,建设长春市未来南部新城最亮丽的风光带,把净月高新区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名片,让生态成果惠及人民。 基层声音: 谋划新型产业发展 新增孵化空间5万平方米 在孵企业300家 长春晚报记者 孙娇杨 长春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召开后,净月高新区科技局副局长魏振刚通过学习深入领会了会议精神,他表示,作为科技创新工作主导部门,净月高新区科技局将对标高位、强化主动意识,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加快推动创新体系建设,谋划新型产业发展。 净月高新区科技局将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对接,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共建协同创新机制。坚持走出去,与各类产业组织和重点企业洽谈,搭建科技企业及项目目标;充分发挥区域楼宇空间优势,引导拓展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为重点的科技孵化空间,努力新增孵化空间5万平方米,新增在孵企业300家。同时,加快推动激光产业园等科技园区建设,打造新兴产业承载空间。通过搭建在线科技服务平台,完善定期走访机制等举措,建立起紧密的政企联系通道,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活动,力争新增认定高科技企业4户、新增小巨人企业15户。
在加强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全面深化与俄罗斯激光协会、乌克兰科学院、韩国企业协会等组织的合作关系,建立紧密并富有实效的国际化创新合作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