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乐都区加快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城市要发展,征地拆迁必不可少,然而在征迁过程中,出现极少数群众抢开耕地,抢载树木,抢建房屋,抢占国有、集体土地等行为,严重制约了征地拆迁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项目建设的健康发展。 面对这一难题,乐都区是怎样破解的呢? 乐都区是未来海东市行政、教育、文化中心,也是海东市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自2011年以来,乐都区就把打击违法建设行为作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推动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区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通知》、《乐都县城镇村民宅基地自建住宅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下发了《关于依法整治城市规划区违法建筑的通告》,逐步规范规划审批,并持续开展了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集中拆除了一批影响规划,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筑,群众依法建房意识逐步提高,乱搭乱建行为得到有效控制。 今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海东市,乐都城市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乐都区委、区政府把开展打击“四抢”专项行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集中开展打击“四抢”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各阶段工作任务、方法步骤和工作措施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工作方案,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 据乐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莫晓珍介绍,领导小组下设宣传报道、彩钢活动板房生产企业和销售市场整治、道路检查、违法建筑整治、土地违法整治和督导监察6个工作组,分别由一名县级领导负责,专抓专管,分工协作,深入一线开展工作,确保打击“四抢”专项行动有序开展。 行动中,乐都区早动手、早出击,争取工作主动权。国土、城管部门牵头,碾伯镇和雨润镇全力配合,深入中心城区,朝阳山、三河六岸、职教城、河湾商业金融区、医疗城片区及铁路并线、乐都工业园西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区域内,按照各自职能,分工协作,以村为单位对“四抢”类型、规模、时间、位置及户主、所有人等进行了摸底、排查。 情况摸透了,接下来的关键是根据调查摸底的有关情况,充分借鉴征地拆迂工作成功经验,不断改进完善工作方式方法,进村入户,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农户自行清理,对到期不能自行清理的,依法依规进行清理,对非法抢占的国家、集体土地经依法清理后交由村委会管理。对恶意套取国家征地拆迂补助的,要做到发现一处,打击一处,切实将违法占地现象稳控在萌芽状态。并在整治范围内进行全面巡查的基础上,重点加大对第三批征地拆迁(铁路并线)范围内违法建设行为的巡查力度,安排专人在主要路口2 4小时值守,严禁违建材料运输车辆进入。 此外,工商、质监、消防、公安交警和交通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对存在质量、消防、安全隐患的彩钢活动板房加工、制作企业及运输车辆坚决关停、取缔、整治,对临时突击加建空间、存在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的临时建筑,按相关规定坚决拆除。 与此同时,乐都区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采用悬挂标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打击整治“四抢”违法行为的重要意义及规划和土地管理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先后制作标语100余条,出动人员1000余人(次)、车辆100多台(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制作宣传光盘40余张,在乐都电视台、教育电视台黄金时段和中心广场大屏幕滚动播放宣传片200多小时,使整治活动深入人心,为工作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既进行依法拆迁,又注重民生关怀,特别是对符合条件、有合理建房要求的农户,按照法定程序予以审批,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诉求。”乐都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陶启业说,在乐都区,打击“四抢”,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一条重要经验,那就是以人为本、最大限度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乐都区城镇规划区和重点项目建设区查出违法建筑545户、4.9万平米,2011年-2012年通过整治群众自行拆除56户、5040平方米,依法拆除184户、1.66万平方米;2013年依法拆除122户、7320平方米,尚余违法建筑183户。期间共查处抢占集体土地73亩;清理第三批征地拆迁(铁路并线)区域内抢栽樱桃树126棵。 着眼于城市长远发展,乐都区将在巩固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坚决杜绝新的违法建设现象出现,推动城市建设管理走上法制化、长效化、规范化的轨道,促进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