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一路拍摄友熊三宝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2010年修订)》显示,长沙市规划区范围将扩大至4960平方公里,在规划区范围内将构建一个能承载千万级人口规模的大都市区,在该版的规划之中长沙“多中心”的城市格局已明确圈定。
长沙正在完成从一个内陆省会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嬗变,大长沙新家园也将以前所未有的新面目呈现。
本报记者刘渝渝长沙报道
长沙新版规划的城市整体空间格局大致可用两句话概括:一主两次六组团、一轴两带多中心。众所周知,一江两岸和跨江建设已成为长沙城发展的主导方针。通过跨江建设、跨江发展,长沙滨江两岸都将成为跨江建设的黄金码头,而此前,这些地方可能是破破烂烂的旧厂房,或经常被洪水淹没的低地。如今,长沙湘江两岸滨江区域已不断在变化着。
跨江发展多中心布局
近年来,长沙城市高速生长有目共睹,城市中心已非常密集,因为高密度而暴露出的交通拥堵等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新版规划为此确定了以“多中心”为核心的新的规划角度。这个“多中心”包括了河东CBD、河西CBD、梅溪湖城市副中心、星沙城市副中心等;而一些没有列入其中的热点区同样也有可能成长为城市新中心,如高铁长沙南站所在的区域中或成为未来长沙迅速崛起的城市副中心。
从新版规划区范围图可清楚看到,长沙沿着东西向轴线在推进发展。因为把浏阳和宁乡纳入到了规划区范围,长沙新版规划区由03版的2893平方公里,扩大到了496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新版规划中长沙核心区域比03版总体规划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达到了12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范围的划定,主要是包括了市区和长沙县的一部分。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构建的是巨型城市空间结构,与03版城市空间结构有质上的变化。如长沙原来的城市中心是五一广场,而现在的多中心发展则将打破原有的城市发展格局,变成组团式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在新版城市规划中,多中心的CBD也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央商务区概念,而是更多地指向一个组团中心,或一个次中心,一个综合服务功能区的概念。
对长沙而言,新思路新布局下全新的城市规划,正在建设一个新的长沙。
长沙抢位区域中心
新版的城市规划为长沙未来给出了发展的空间框架,放在更大的版图之上,长沙也正在成为中国新经济格局的明星。
在高铁经济时代,长沙在未来全国版图中的站位已经呈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到来的时代,高速铁路的出现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009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的武广客运专线;2010年3月26日,沪昆快速铁路长沙至昆明段开工建设。2012年4月,武广高铁延长至深圳;12月,京深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规划中的厦昆高铁也将从长沙经过。
高铁路线交会在长沙,不但让长沙成为南中国高铁中心,也让长沙居于中国几个大经济带的中心位置。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