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体制机制创新保障滨海新区生态城市建设

时间:2012-09-24 15:24来源:滨海时报 作者:为之

 

    天津市委副书记、滨海新区区委书记何立峰表示,城市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一整套体制机制。对此,滨海新区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探索和实践。
  第一,着力构建规划引导机制。我们把规划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龙头,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使生态城市建设始终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有序地推进。
  第二,着力构建资金投入机制。我们以公共财政投入为杠杆,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资渠道。两年多来,滨海新区仅仅在垃圾和污水处理、河道改造、园林绿化等方面所投入的资金就超过了200亿元人民币。
  第三,着力构建公众参与机制。我们利用媒体舆论、科普活动等手段,加深公众对生态城市的认识、理解和支持。不断强化生态文明意识的树立,并转化为共同的愿望和责任,成为广大公众的自觉行动。截至去年,滨海新区创建绿色社区181个,绿色学校101所,绿色幼儿园26所,有五个乡镇达到国家生态镇的标准,中心城区被国家命名为环保模范城市。
  第四,着力构建合作建设机制。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当中,我们广泛开展对内对外合作,构建了以合作促进发展,以合作提升水平的共赢机制。
  如今,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和实践为滨海新区的生态城市建设增添了生机和活力,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近年来,滨海新区的环境得到改善,二氧化硫烟尘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以上,孵化覆盖率达到5.4%,城市二级空气达到全年天数85%,各项生态指标都保持在比较好的水平。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