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南宁全力推进“四大建设”

时间:2012-09-21 14:23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为之

  今年以来,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实现首府现代化建设新跨越的战略目标,按照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开展“科学发展赶超跨越落实年”活动为引领,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五象新区、重大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四大建设”,突出抓好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加强“三农”、稳增财政、改革开放、维护稳定“六项工作”,推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进展,改善民生取得了新成效,赶超跨越取得了新突破,推动了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现代产业铸就南宁速度、广西制造

  加快构建结构高级化、发展集聚化、竞争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推动南宁赶超跨越的重要支撑。南宁加快现代产业建设就是要进一步振兴壮大现代工业,努力实现工业总量、产业园区建设、亿元企业、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的新突破;要提升优化现代服务业,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和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注重发展生态农业和绿色农业,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优质稻、糖料蔗、桑蚕、果蔬、畜禽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今年以来,南宁把振兴壮大现代工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选择和主导战略,积极实施“战略性主导产业培育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工业扶优扶强工程”、“亿元工业企业建设工程”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构建以主导产业、特色园区、大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为强大支撑的工业新形象,把南宁打造成为区域性加工制造基地。

  目前,富士康南宁科技园一期项目工程进入冲刺阶段,并将于今年10月底建成交付使用。自2011年6月开工以来,富士康南宁科技园(沙井)一期工程完成总投资超过21亿元,项目建设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被富士康公司方面惊叹为创造了奇迹的“南宁速度”。而这个“奇迹”,只是今年以来南宁工业投资再创新高的一个缩影。今年南宁经济发展亮出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单:上半年全市GDP(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20.67亿元,同比增长12.1%,树起了南宁市经济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其中,工业是全市上半年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上半年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1.1%,比上年提高约9个百分点。

  五象新区展现南宁风格、广西气派

  加快开发建设五象新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重要决策,是南宁市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期的“一号工程”,也是推动南宁赶超跨越的重要着力点。

  今年以来,南宁围绕“把五象新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新城”目标,突出现代理念,遵循现代城市的建设规律,按照“现代、生态、便利、特色”的要求,以更高的标准和超前的眼光加快完善五象新区开发建设规划,实现新区功能完善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以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新区建设实现大突破、大提升、大发展,加快推进“百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百项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强项目前期工作,落实项目建设工作责任制,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的协调和监督,实行市领导联系“双百”项目工作等制度,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五象新区开发建设,同时突出五象新区的区域特点,抓好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体现南宁风格、广西气派,体现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元素,力争实现“一年新面貌、五年新突破、十年新跨越”。

  9月15日,南宁巿政府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隆重举行广西体育中心二期场馆移交仪式。项目的建成标志着以主体育场为核心,体育馆、游泳跳水馆、网球中心、室外网球场和室外地下停车场半环绕主体育场的格局已经形成,并成为集体育比赛、文艺演出、集会展览、教学训练、娱乐健身、旅游观光、商业经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标志性体育综合建筑群。目前,“双百”项目工作推进顺利。1至5月,“双百”项目完成投资33.12亿元,比1至4月翻1.69倍,比去年同期增长71.96%。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开展,金融街已启动前期基础设施建设,五象湖规划方案出炉,广西美术馆项目进展到内部装修阶段,今年11月可投入使用,新区规划和征地拆迁按计划推进。

  基础设施提升宜居水平、城市魅力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是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推动南宁赶超跨越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广西北部湾核心城市,南宁要加快以交通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区域性枢纽城市作用,更好地服务广西、服务全国、服务东盟。

  今年以来,南宁着力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加快建设连接东南亚、沟通周边省市的立体交通网络,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加强对外通道建设,推进以南宁为节点的铁路通道建设,扩容改造南宁铁路枢纽,加快辖区内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省道干线路网建设,加快推进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积极推进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区、南宁港相关项目和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强各种交通方式与城市轨道交通的衔接,构建一体化交通换乘系统。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加快实施交通畅通工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公共设施的供给能力。深入推进“中国绿城”建设,继续实施“五大森林工程”,进一步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绿满四季、花果飘香”的绿城风貌。加快水系水城建设,提升水环境质量,提高水面率,形成环城活水系,建设“百湖之城”,打造“水畅、湖清、岸绿、景美”的城市核心水系景观,构建现代亲水城市。

  2月22日,首府南宁邕江两岸综合整治暨“绿满邕江”工程启动仪式,正式拉开了邕江两岸综合整治和“绿满邕江”工程工作的序幕。继而,全市各相关城区、部门纷纷行动,岸上大片“抢建”违法搭建物相继被拆除;邕江滨水公园二期、柳沙滨江公园、津头滨江公园建设如火如荼;合理调整“水上人家”,划区域餐饮趸船临时锚泊地……上半年,全市掀起邕江两岸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高潮,社会各界纷纷参与保护母亲河行动,整治工作有声有色,邕江整治初见成效。目前,南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广西大学站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已完成,进入附属工程施工阶段;鲁班路站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已基本完成,进入工序转换阶段;南宁东站—轨道交通换乘站正在进行一期主体结构施工;南湖站车站正在进行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其他的重大公共设施也在强力推进,掀起建设新高潮。

  民生保障构建和谐城市、幸福家园

  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是推动南宁赶超跨越的重要任务。南宁顺应人民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和要求,努力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建设充分就业城市,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今年以来,南宁继续坚持为民办实事制度,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方面选择一批为民办实事项目,加大实施力度,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以项目扩大就业、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扶持就业、服务保障就业,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让更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各项保险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抓好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新建项目开工建设,加快推进续建项目进度。继续支持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着力改善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知识产权战略,加快推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努力创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创城活动,巩固创建成果,进一步提升城市文明水平,营造良好人居环境。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南宁市各级财政继续加大民生投入,惠民生的社会公共服务类支出占比及增幅进一步提高。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三农”、城乡社区事务、住房保障等涉及社会民生的支出达72亿多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50.32%,同比增长8.90%。如今,南宁民生建设呈现“加速跑”的趋势。截至7月30日,南宁已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17565套(户),完成率为61.63%,其中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房15275套(廉租住房4170套,经济适用住房615套,公共租赁住房5597套,限价商品房3261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632套),开工率为57.6%,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2290户,完成目标任务的114.5%;另竣工保障房3243套,竣工率54.05%。上半年,全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328人,完成年度任务56.7%,实现就业12814人;开展创业培训3604人,当期创业成功2395人。更可喜的是,在今年7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表彰大会上,南宁市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