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县 城市建设绘新图
时间:2012-09-13 14:46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周者军
|
|

9月的礼县,硕果压枝、宾朋盈门。在新城区,新建的学校、办公楼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处处体现出现代城市气息;在旧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广场花团锦簇、市场人头攒动;而流光溢彩的秦汉大道、绿树成荫的滨河风情线更是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礼县按照“东扩西进、南移北延,统筹三山两水、一城六区”的发展规划,加快城市扩容提质,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服务功能不断健全,城市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高点规划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过去,礼县城区面积很小,街道狭窄拥堵,楼房低矮破旧,城市绿化凤毛麟角。资料显示,1986年,礼县县城规划面积仅为2.5平方公里。近年来,礼县以改善民生、改变城市面貌为出发点,高起点规划城区道路、绿地、广场等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城区面积扩大到10.2平方公里。
该县在旧城区以行政广场为中心,建成了会展中心、秦都大酒店等标志性建筑;在新城区,以秦文化广场为中心,建成了秦文化博物馆、图书馆等特色建筑以及住宅小区;在东城区以黄金广场为中心,建成了黄金大厦等现代化建筑,同时,建成了以秦汉大道、东新南北路、西汉水大桥和滨河路为骨架的城市道路网。
在城市规划上,该县把文化元素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之中,在建筑风格上依据文化特色来设计,对主要建筑进行特色化改造,在命名上突出秦汉文化,赋予城市建筑人文内涵和历史文化元素,打造了甘肃秦文化博物馆、秦人广场、秦汉大道、西汉水风情线等一批城市文化建筑群和彰显秦汉文化特色的城市地标。
关注民生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礼县坚持把以人为本,全力推进便民利民工程与城市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建设。建成顺鑫家园、秦都花苑等4个商住小区,新建绿地现代城、福铭御景商住小区。加快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新建四期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及时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有效解决了城市居民住房难题。
该县精心打造了行政广场、西汉水风情线、赤土山公园、东城公园等一批体现礼县历史、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特色内涵的公益文化设施,特别是以绿色生态与秦文化展示为一体的西汉水风情线,借助古长城烽火台式护栏、二十四孝石雕等景物,生动诠释了礼县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县上沿西汉水两岸和城区主干道大力实施绿化工程,城区新增绿地面积2.5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达14.92%。为解决城区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等问题,全县硬化小巷道112条7.2万平方米,大力实施旧城供水管道铺设和城区自来水管网改造扩建工程,改造城区供水管道41.2千米,城市服务功能日臻完善。加快房地产开发,多渠道融合资金8亿元,建成了10个规模化现代住宅小区,解决了1.2万城市居民住房难题。
科学管理细微之处彰显品位
近年来,礼县围绕提高城市居住质量和城市品位做文章,整合城市管理资源,树立“一盘棋”的理念,建立城市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城市综合管理一体化运作联动机制,城市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依法推进城区土地秩序、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坚持治理乱搭乱建、乱停乱靠、违法占地、以路为市和破坏公共设施等严重影响城市发展的“顽疾”,推进城市管理由“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转变。
礼县建设局局长潘东海介绍说,近年来,礼县在城市建设上大胆创新,建立了多元化投入、全方位开发、多模式经营的机制,采取积极向上争取、启动民间资金、扩大招商引资等多种融资形式,打破了资金短缺这一制约城市建设的“瓶颈”。2007年以来,全县在城市建设上投入建设资金达16亿元。
如今,礼县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骨干,以中心城镇为依托,以交通、水域线为主轴的集约开发态势。一个人文与自然和谐相融、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现代化新型城市正在古老的先秦大地上崛起。
(责任编辑:白雪松)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