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紧抓发展第一要务 邯郸市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时间:2012-09-11 14:37来源:河北日报 作者:为之

  争当冀中南地区发展、调结构转方式、统筹区域发展、全省对外开放“四个排头兵”,是省委、省政府对邯郸的殷切寄望,是邯郸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更是980万邯郸人民的热切期盼。

  党的十七大以来,面对经济社会转型期矛盾的日益凸显,面对传统粗放发展路径的现实制约,邯郸在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号角声中,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加快发展、保位争先,不断深化科学发展主题,不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改善民生,不断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实现了新跨越。

  始终坚持发展这一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邯郸站在全国、全省大局的高度谋划发展,确立了建设冀晋鲁豫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再造新优势,推动大发展。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启动“1+6”组团式发展战略,推动主城区与周边六县(区)一体化发展,实现城市由资源型工业城市向生态型宜居城市转变。为建设国家级现代物流综合枢纽,加快铁路、高速公路、支线枢纽机场建设,形成了公路、铁路、高铁、航空立体交通网,构建起以邯郸为中心2小时7000万人口交通辐射圈。为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按照“西部率先、中部繁荣、东部振兴”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东部振兴”战略,近几年地处黑龙港流域的东部十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部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保持在40%以上,区域结构由西强东弱向东、中、西协调发展转变。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789.03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303.7亿元,一座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崛起于冀中南。

  始终坚持加快转型升级的发展路径。邯郸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重工业、资源型特色明显,科学发展面临挑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压力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自我加压下,邯郸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不减、力度不减。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邯郸抓住转型这个核心,发挥资源、区位、产业和文化四大优势,梯次推进三大主导产业、三大后备产业、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以建设冀南新区和邯钢工业区、经济开发区、广府生态文化园区、漳河生态科技园区等“1+4”产业聚集区为平台,培育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煤电煤化、家电制造等六大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和邯钢、新兴铸管、峰峰集团、天铁、新武安钢铁、美的家电产业集群等六大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集团,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精钢生产、装备制造、煤电煤化和新型材料基地,增总量、强实力,推动邯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始终坚持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邯郸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相互促进、两翼齐飞,每年将公共财政支出的七成用于改善民生,实施了增收富民、扩大就业、教育提升、住房保障、社保扩面、全民健康、平安创建和社会管理等“八大惠民工程”,快速推进就业、医疗、养老、住房、教育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事业发展。2009年以来,邯郸累计启动建设省级新民居示范村542个、新民居8.96万套,目前已建成6.74万套,入住3.3万套,投资总额达114.89亿元;市一中新校区、二中新校区、市特教中心等校安工程建设累计开工505.59万平方米。今年,全市财政民生投入200亿元,重点办好16个方面85件民生实事。按照民生抓保障的原则,“十二五”期间,邯郸财政民生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始终坚持改革潮头当争先的发展理念。实践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邯郸以思想的领先促进发展的率先,着眼新实践,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2010年,邯郸创造性地提出三年建成“吨粮市”的目标,2011年粮食总产首次突破百亿斤大关,跃居全国粮食生产大市之列,今年夏粮生产实现“九连增”,被农业部列为全国五个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试点市(地)之首。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邯郸市创新社会管理,推出把群众工作的平台延伸到村,把矛盾纠纷排查的工作延伸到人,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触角延伸到户,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链条延伸到各个岗位,把食品药品安全的环节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商场餐馆、家家户户的“五个延伸”,成功经验在全省推广。为夯实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邯郸投入2亿多元,在全市5328个行政村和350个社区设立警务室、配备治安管理员,构建起“大维稳”工作格局。为弘扬社会主流价值,引导群众践行公民道德规范,邯郸开展了“学习雷锋、善行河北、温暖邯郸”主题道德实践活动,涌现出新时期全国人口计生战线先进典型姚明河、“最美农民工”王俊旺等一批先进典型,全市凝聚起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五年来,在科学发展时代浪潮的激荡下,邯郸努力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调结构、转方式坚定不移,文化强市、文明城市、旅游城市建设全面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具有31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唱响了由资源大市迈向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的时代壮歌。

  五年来,邯郸在实践深化与认识升华的基础上,形成了对邯郸发展特点的清醒认知,进一步明确了“169”发展思路:“1”就是坚持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力争“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实现“两个翻番”,再造一个新邯郸;“6”就是实现经济更加强盛、城乡更加统筹、文化更加繁荣、环境更加优美、人民更加幸福、基础更加牢固六大任务;“9”就是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长远抓基础、区域抓统筹、改革抓深化、文化抓振兴、民生抓保障、稳定抓责任的实现路径。

  面对新的征程,邯郸经济社会发展的坐标轴和起跑线更加明晰,争当全省“四个排头兵”的意识和责任更加强化,邯郸市委、市政府将不负省委、省政府的重托,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在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伟大实践中扬帆奋进、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