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城市“玻璃盒子”该降温了 4招建议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时间:2012-09-10 13:50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孙颖 王杰 纪晨

 

    国贸附近众多写字楼楼体都有强烈的反光。

    2012年9月6日,北京,早晨向西、傍晚向东,一座座玻璃幕墙建筑就像一个个巨大的反光镜,带来的光污染是人人都看得到的,而这一个个“玻璃盒子”为城市热岛效应带来的“贡献”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昨天下午北京市政协举行的2012绿色北京论坛上,专家透露,夏季“玻璃盒子”每3平方米采光面积产生的热量就需要用一匹的空调来抵消,而对普通建筑,这个数字是20平方米,市政协委员和专家们建议,采取给建筑“换装”、限制玻璃幕墙比例等4大措施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探访 “玻璃盒子”成城市宠儿

    下午4点左右,记者从东单乘坐728路公交车,沿东长安街一路东行。车刚过北京站街交汇路口,在马路南侧的建国内大街18号—恒基中心,凭借耀眼的玻璃反射光线凸显出来,大厦表面几乎全面覆盖的暗色调玻璃幕墙,经过阳光的照射,让这座从色调来看本应该低调的大厦甚是扎眼,公交车经过大厦玻璃镜的楼体,乘客可以在玻璃镜中轻松的找到自己擦肩而过的身影,连马路对面的建筑物也在玻璃镜中映照的清晰可见。

    过秀水街继续东行,抬眼便望见车窗外几座闪着金光的大厦慢慢靠近,浅蓝色的双子座大厦那浅浅的颜色在阳光照射下反射的刺眼白光以及周边深色调玻璃幕墙反射出的金光交互闪现,让人眼花缭乱。

    来到国贸,更见一片闪光的建筑群。马路左侧,国贸和目前的北京市第一高楼国贸三期都是玻璃幕墙建筑,而淡蓝色标志性建筑中央电视台新台址也是光灿灿的;马路右侧,有表面全部为褐色玻璃幕墙的招商局大厦,再往前行还有玻璃覆盖面达三分之二的SOHO现代城,以及和它对面的金地中心,这些建筑积聚在一起,不同颜色的大厦反射出不同颜色的光,让整个国贸区都明亮了许多,其中最为显眼的当属东长安街北侧由三幢连体大楼形成的华茂购物中心,购物中心的表面由一块一块相同面积大小的淡蓝色玻璃构成,楼体发着白光。大厦表层一块块玻璃密密麻麻排列,玻璃内呈现出马路对面的建筑的扭曲的影子,抬头仔细看让人感到眩晕。

    过了国贸,车再往东去,“发光”的大厦才渐渐稀少,从东单到四惠这段路,有超过10座建筑都是以玻璃幕墙为主的建筑,“玻璃盒子”颇有城市宠儿的架势。而对玻璃幕墙的追求,北京市还在继续着,比如而预计于本月打桩的新北京第一高楼、528米的“中国尊”,坐落在北京CBD核心区,从目前公布的效果图来看外立面全部用玻璃幕墙,而东坝国际商贸中心、丽泽金融商务区等众多新兴区域的效果图上,也到处可见玻璃幕墙建筑。

    数据 城市吸储太阳能比乡村多80%

    城市热岛现象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效应一般会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度以上,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度以上,城市热岛效应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改善,也影响着人居舒适度和身体健康,更增加能源消耗量。

    气象数据表明北京的热岛效应日益严重,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北京城市热岛尺度几乎扩大了1倍以上,1961至2000年北京市郊日均气温差已经达到3.3℃,城市热岛强度以平均每10年0.22℃的速率加剧,市区年均温度的增温率是郊区的7.7倍。

    北京城市热岛面积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人工建筑物增多、地面的热容量小,比如在夏季烈日照射下,马路上的温度要比土地上高18度,而水泥屋顶要比草地上高20度。据估算城市白天吸收储存的太阳能比乡村多80%。

    建议 给建筑“换装” 给道路“降温”

    民盟北京市委委员、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环境战略室副研究员殷培红提出4大建议,减轻北京热岛效应。

    绿化考核应注重“植物量”

    殷培红建议,首先要调整城市绿化考核指标,提高城市绿化的生态服务功能,以“植物量”考核为核心,将立体绿化、屋顶绿化面积纳入考核指标,减少城市水泥或混凝土屋顶、墙体、立交和边坡的裸露表面,在新建和改建小区规划设计标准中增加绿地生态有效面积和建筑密度的基本要求,而不仅仅规定绿地覆盖率。

    给城市设计“穿堂风”

    在城市规划中增加热环境控制要求,在道路规划设计标准中要增加“根据城市常年气象条件,布局道路系统,主干道路的走向应与城市主导风向一致的”要求,以及林荫道建设强制执行标准。还要增加“建筑布局考虑通风廊道,避免市区内建筑呈团块状分布”的要求,合理安排建筑间距,设计“穿堂风”,加快市区与郊区的空气流通。、

    建筑“换装”限制玻璃幕墙比例

    殷培红还建议将高反射率、隔热效果好、环保型的建筑表面材料纳入建筑规范和推荐产品名录中,以财政资助手段,加快现有建筑屋顶采用多种方式进行遮荫降温改造,以减少空调使用量,鼓励以小区为单位,统一规划施工,在屋顶及墙体加盖铺装材料或滤光遮阳的“双层表皮”来降低建筑物温度。还应提高玻璃幕墙保温隔热标准,限制面积比例,必须加快制定和完善建筑玻璃幕墙使用有关规定。

    道路“降温”应建林荫大道

    殷培红建议应制定道路绿化带建设强制执行标准,建设林荫大道,使其构成城区的带状绿色通道,逐步形成以绿色为隔离带的城区组团布局,减弱交通干道沿线热岛效应。可实施“透水性公路铺设计划”,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道路维修期中,采用浅色、透水性强的新型柏油铺设公路,以储存雨水,降低路面温度,并在全市范围逐步推行蜂窝状地面露天停车场改造,改变地表的热量平衡,自然打通地面上下的水分和热量的流通。

    发布 市环保局 城六区要建“基本无燃煤区”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方力介绍说,“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关停国华、京能、高井燃煤发电机组,完成中心城区181座燃煤锅炉房的清洁能源改造、9万户平房居民采暖小煤炉改用电采暖等改造工程,取消平原地区农村原煤散烧,将城六区建设成为“基本无燃煤区”。北京市将对五环路内大量既有道路的交通噪声污染问题,推动建立噪声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积极倡导治理资金来源多元化,加快采取安装隔声窗、隔声屏等措施,解决噪声扰民问题。

    市水务局 修复中心城13个湖泊生态系统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程静透露,2011年北京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7.0亿立方米以上,到“十二五”末,北京市将完善中心城河湖生态系统,修复中心城13个城市湖泊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御河、金河和高水湖等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水系,再现京城历史水系风貌,并实施中心城水系循环工程,促进河湖水体循环,改善水体水质,避免水华发生。北京市还将以再生水为主要水源,增加河道生态补水,扩大永定河、潮白河等干流河道水体水面,增加水面面积750公顷,到2015年环境用水达到5.3亿立方米,其中清水0.9亿立方米,再生水4.4亿立方米。

    市园林绿化局 修建20处湿地公园和保护小区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巡视员蔡宝军透露说,北京市“十二五”期间将增加城市绿荫,完成一道城市绿化隔离地区“公园环”建设,在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建成首都第一条环城健康绿带。另外北京市还将恢复湿地系统,强化绿肾功能,在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流域新建20处湿地公园和保护小区,大力推进野鸭湖、汉石桥、翠湖、长沟等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快推进永定河 “五园一带”、潮白河两岸绿化和和雁栖生态示范区建设,使全市重点湿地区域得到合理保护。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