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规划网
登陆 | 注册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焦点 > 城市建设 >

以社会建设提升城市品质

时间:2012-07-17 15:05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游春亮 惠珍

图为深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穗明。

 

  □对话

  本报记者游春亮

  本报实习生惠珍

  记者: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飞速发展吸引了成千上万来深建设者,现在,社会建设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这是为何?

  王穗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摸着石头过河”,基本上走了一条“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这在宏观上实现了经济规模和城市规模的快速扩张,但在微观上却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协调。特别是在社会领域、在人均发展指标上,区域之间反差尤为突出,而且开始成为吸引人才、引进项目的制约因素。今天的深圳,已经到了一个必须以城市发展带动现代产业、带动现代生活的新阶段。一定要扭转片面、孤立看待产业发展的观念,更加注重综合配套、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以加强社会建设支撑城市品质的提升,以城市品质的提升来集聚城市中人的融合。

  记者:深圳已在36个项目按实有人口实现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

  王穗明:这36个基本公共服务分为7大类一级公共服务指标和29个二级公共服务指标,包含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公用事业设施、环境保护、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类别。这些基本公共服务,是所有公共服务中与城乡人民生活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领域。通过对上述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化设计,在一定时期内逐步的按阶段相应配合推进,缩小了户籍和非户籍人口公共服务差距,促进城市统筹发展和不同阶层的融合。

  记者:为何推出“积分入户”制度?

  王穗明:“积分入户”是根据非户籍人口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技能程度、对社会的贡献、遵守社会规范等方面情况进行累积评分,并以此作为在城市落户条件,为非户籍人口落户深圳提供一条公开透明和个人理性努力的路径。积分入户制度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外来人员有序进入深圳的通道,进一步完善积极宽松的户籍迁入政策,是加快扩大深圳户籍人口规模的重要措施。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