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开创郑州都市区建设工作新局面 本报讯(记者 袁勇 刘俊礼)昨日上午,市委十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对郑州都市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拉高标杆、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抓发展,不辱使命挑大梁,敢于担当走前头,圆满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工作目标,全面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努力开创郑州都市区建设工作新局面。
上午8时30分,会议在雄壮激昂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幕。市委常委吴天君、马懿、王璋、胡荃、舒庆、赵瑞东、高建慧、郭锝昌、孙金献、薛云伟、王跃华、黄保卫、张建慧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座。会议由市委副书记王璋主持。
根据会议安排,会前,市委、市政府组成党政考察团,对成都、长沙、合肥进行了考察学习。新密市、管城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市财政局、宇通集团5个单位负责同志在会上进行典型发言。
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懿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工作,着重总结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市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都市区加快推进等重大机遇,站位全局、着眼长远、主动作为,科学谋划了新型城镇化、现代产业体系和网格化管理等重大工作布局。确立了新型城镇化的引领作用,为郑州都市区建设拓展了空间;明确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服务业优先、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基础的产业定位,为郑州都市区建设强化了支撑;建立了以网格为载体依靠群众推动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为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了保障。这些涉及全局工作的谋划实施,为我市未来3~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
马懿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他说,上半年,我市把“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措施,深化落实,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有效:新型城镇化建设全面展开;现代产业布局更加明晰;重大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升;民生实事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不断深化。
针对下一步工作,马懿要求,准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与周边省会城市存在的差距;在看到经济形势复杂严峻的同时,还要看到我市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有利条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紧紧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带来的发展机遇,抓住国家出台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机遇,抓住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和郑州航空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抓住我市产业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坚定信心,奋发进取,在新一轮城市竞相发展中,把握主动权、占据制高点、实现新跨越。
关于下半年的工作,马懿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狠抓工作落实,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重点抓好九个方面工作:一是抓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要重点抓好重大项目开工,切实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认真谋划、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省市重点项目。二是抓产业,提升保增长内在动力。要发展主导产业,抓好优势骨干企业,抓好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外迁。三是抓招商,增强经济发展活力。要围绕培育主导产业开展招商,强化“三位一体”招商和“五职”招商责任制,加快招商项目推进工作。四是抓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要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抓紧做好土地收储和土地运作工作,统筹抓好城镇化和产业化的有机融合,加快交通道路、生态廊道和安置区建设。五是抓平台,强力推进郑州航空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要抓好规划,创新政策,拓展市场,加快建设,为郑州走向世界搭建平台、为郑州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六是抓融资,打造郑州龙湖金融集聚区。加快项目引进,促进金融业集聚发展,搭建融资平台,建设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七是抓运行,加强经济监测调节。要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加强应急管理,抓好企业服务,增强预测预警能力。八是抓民生,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生活环境。要始终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强化措施,加大投入,确保各项实事按计划、按进度、按要求稳步有序推进。九是抓机制,不断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要继续完善机制、丰富内容、提升水平,在推进条块融合、完善责任追究和考核机制上下工夫,确保网格化管理发挥实效。
市委书记吴天君在充分肯定上半年工作成绩的同时,结合赴成都、长沙、合肥考察情况,认真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他指出,要时刻站在“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高度,充分认识面临的严峻形势和重大责任,始终保持清醒忧患。一是要充分认识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竞争态势,在争先创优上保持清醒忧患。二是要充分认识郑州在中原经济区中的责任担当,在服从服务大局上保持清醒忧患。三是要充分认识郑州当前面临的难得机遇,在借机发展上保持清醒忧患。全市上下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郑州长远发展负责、对省会人民负责的高度,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以壮士断腕、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抢抓机遇,积极作为,把郑州早日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环境城市。
吴天君要求,全市上下要突出“三大主体”工作,强化开放创新双驱动,强力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落实好《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必须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和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机制建设“三大主体”工作。“三大主体”工作是有机整体,新型城镇化是引领,现代产业体系是支撑,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机制是保障,要统筹谋划,统筹部署,统筹推进。一是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全域道路交通一体化、中心城区现代化、县域村镇社区化为重点,加快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努力把郑州建设成为一个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和谐的现代田园城市。二是坚持内涵与外延并重,以改组、改制、改造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结构和产品结构,以集聚、集群、集约促进空间布局优化、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加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着力打造六个千亿级产业基地和两个五千亿级产业基地。要推进现代服务业提速发展,加快推进“一枢纽十中心”建设。要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省会城市粮食自给率和副食品自给率。要切实抓好“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工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三是坚持完善以网格为载体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机制,营造稳定、有序、和谐的发展环境和群众生活环境。要在规范提升上下工夫,切实做到思想认识到位、运用落实到位、奖惩导向到位和探索创新四个到位,夯实网格化管理群众基础,扩大网格化管理成效。四是坚持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增强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动力和活力。要坚持把开放和创新作为驱动郑州都市区建设的两个主轮,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通过扩大开放、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制度创新、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不断提升全市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吴天君强调,建设郑州都市区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进一步加强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要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水平。二要深化领导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形成责任、有序、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民主集中制和分工负责制,持续“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分工负责、人大政协通力协作”的良好工作局面。要结合网格化管理体系,进一步优化基层组织设置,以配优配强社区(村)第一支部书记为重点,推进以网格为载体的基层组织建设“全覆盖、新跃升”。要建立在“三大主体”工作中培养干部、历练干部、发现干部、使用干部的工作机制和用人导向。三要深化党的群众路线,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谋群众需要的事,干群众想干的事,做群众拥护的事和群众受益的事。四要深化作风建设,确保郑州都市区建设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责任和使命,努力做到善于谋划、巧于运作、敢于担当、严于律己,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锲而不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以舍我其谁、勇于担当的勇气,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吴天君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为保障,进一步统一思想,牢记责任,敢于担当,勇于超越,付出比别人更大的艰辛,承担比别人更大的风险,坚持比别人更高的工作标准,采用比别人更大的工作力度,努力开创郑州都市区建设新局面,加快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建设步伐,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王璋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要提高认识,在谋划发展上出思路。二要奋发有为,在赶超跨越上下工夫。三要转变作风,在务实发展上见成效,为全面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郑州都市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下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2012年上半年新型城镇化等三项主体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市委市政府关于表彰2011年度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和先进单位的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上半年郑州市经济运行情况的通报》。
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出席会议。
不是市委委员、市委候补委员的市四大班子领导同志、郑州警备区司令员,郑州新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党政班子成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市属高校书记、院(校)长,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秘书长,市四大班子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市委各部委常务副职;市纪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各工作(专门)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机关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郑州新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中层正职,郑东新区、白沙园区、国际物流园区主要负责同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常务副职;市属重点企业负责同志,部分中央、省驻郑企业、驻郑金融、驻郑科研院所、驻郑金融机构的负责同志;黄委会、郑州铁路局、郑州海关、郑州机场公司、中国南航河南分公司负责同志;省驻郑新闻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市属新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编辑:赵岩)
(责任编辑:白雪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