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市规划委网站公示了天桥历史文化景观建设的四种方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如无意外,天桥地区将按照原有景观,复建起一座真桥。同时,公示的四个方案都着重于对老天桥风貌的复兴,再加上演艺区和民俗文化发源地的设计,天桥这一曾充满浓郁京味儿的区域将重现“酒旗戏鼓天桥市”的盛景。 方案一:文化印记 最简约 不影响交通 “第一种设计方案是在天桥遗址上方地面勾勒出天桥桥基及周围木质平桥的轮廓,形成一处地面的文化印记。”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称。 “但这一方案将是完全平面化的,不会凸出于地面,因此普通行人有可能根本看不到。”相关负责人说,这一方案的缺点在于地区标志辨识度很低,可能会起不到天桥历史文化景观复现的功能。 方案二:原址建造 路中设环岛 环岛现“天桥” 经过考证,“天桥”的原址就在前门大街、天坛北路、永安路和天桥南大街的交会处。“原址重建是很多专家希望的方案之一,是对中轴线传统文脉保持了最大的尊重,但同时也会带来很多交通上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方案二将以天桥南大街规划绿化带的宽度为基准,在遗址的原位建设一座下沉广场,广场上将建有石拱桥、水池,并复建原本就在天桥旁边的两座石碑。但这一方案的施工位置处于城市主干道与次干道的相交路口,建成以后环岛会降低车流的速度,产生更多的拥堵。 方案三:就近建造 凉亭围绿地 天桥穿水系 这一方案将在这一路口的东南角,也就是天桥南大街和天坛北路交织的绿地里,建设出一片广场。广场中除了天桥这一标志性的建筑物以外,还有两座凉亭。天桥下还将建设一条小型的水系,让天桥确确实实地架在了河上。 部分专家认为,天桥原为中轴线上的节点,这一方案不仅偏离了中轴线,还设计在一个景观公园中,很难让人对这一“天桥”产生认同。 方案四:桥印糅合 演艺区起始点重建 不离中轴线 方案四中,以“印记”方式标示老天桥的遗址原位,将石拱桥和石碑迁至南侧绿化带的前端进行建造。历史文化景观延伸成为景观带,同时作为整个天桥演艺区的开端。 这一方案的最突出优点是不对文物造成破坏。景观选择沿着中轴线南移,遵循中轴线的序列关系,选址与现状冲突较少,减轻施工和使用时对交通产生的影响。广场紧邻地下过街通道和人行道,行人步行到达景观时也很方便。 京报集团记者 耿诺 (责任编辑:白雪松) |